[實用新型]具有容量平衡器的風冷冷水熱泵無效
| 申請號: | 00252938.6 | 申請日: | 2000-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33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興中;石文星;王增翔;陳卉青;范新;鄭興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0/02 | 分類號: | F25B3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英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容量 平衡器 風冷 冷水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冷冷水熱泵,尤其是一種具有容量平衡器的風冷冷水熱泵。
目前,在風冷冷水熱泵中,尤其是以翅片式換熱器和板式換熱器(或套管式換熱器)作為熱交換器的設備中,由于兩種換熱器的內容積相差較大,貯存制冷劑量存在較大差異,所述,通常在膨脹閥前(無論是一個閥或兩個閥)加高壓貯液罐,以取得容量平衡。這種技術存在一些缺點:
1、使用部件較多。在這種設備上或者要安裝四個單向閥和一個膨脹閥,或者是要安裝兩個單向閥和兩個膨脹閥。
2、結構復雜。要安裝如此多的部件,設備上就要有許多焊點,占用空間也會較大。
3、加工制造和使用維修不便。
近來,出現了一種雙向膨脹閥,在風冷冷水熱泵中使用該膨脹閥,只需要一只這種雙向膨脹閥即可取代現有技術中的閥組件,這樣可大大簡化設備結構,降低設備成本,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但是,使用該雙向膨脹閥時,仍然存在制冷和制熱兩過程制冷劑的容量平衡問題。現有技術中采用一種安裝在水側換熱器和雙向膨脹閥之間的垂直管路上的平衡罐,在平衡罐的垂直方向上設制冷劑的進口和出口,通過它平衡制冷和制熱過程中的制冷劑容量平衡問題。但是這種結構的平衡罐在實際應用中的平衡作用較差,在設備運行中,工況波動大,運行不穩定,甚至會使設備停止運轉。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進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使用上述雙向膨脹閥且具有較好的平衡效果,運行穩定的具有容量平衡器的風冷冷水熱泵。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風冷冷水熱泵包括有壓縮機、空氣側換熱器、雙向膨脹閥、水側換熱器,其相互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熱泵,在所述雙向膨脹閥和水側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密封連接有一容量平衡器,所述容量平衡器為一螺旋盤管,所述螺旋盤管的上端管口與所述雙向膨脹閥的出口密封連接,其下端管口于所述水側換熱器的制冷劑進口密封連接,在所述盤管外設有保溫層。
所述螺旋管的上下兩端口分別通過水平的導管與所述雙向膨脹閥和水側換熱器連通為較佳實施方案,因為這樣,不光在制熱時可以在螺旋盤管中儲存多余的制冷劑,而且在制冷時還可以保證處該螺旋盤管的制冷劑基本上為液態,從而提高制冷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容量平衡器的風冷冷水熱泵由于設置了螺旋盤管,在制熱時,制冷劑由螺旋盤管的下端口進入,由其上端口流出,故利用螺旋盤管可以儲存多余的制冷劑,解決制熱中制冷劑過量的問題,而在制冷時,制冷劑由螺旋盤管的上端口進入,由其下端口流出,可以使全部的制冷劑參與制冷過程,因此,在使用雙向膨脹閥的情況下,可以使本熱泵保持相對穩定的運行。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熱泵的結構示意圖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熱泵包括有壓縮機1、四通閥2、空氣側換熱器3、雙向膨脹閥4、容量平衡器5、水側換熱器6和氣液分離器7,其相互通過管路連接形成熱泵,在所述雙向膨脹閥和水側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密封連接的容量平衡器5為一螺旋管式平衡器,在螺旋管的上端口51和下端口52分別通過水平的導管與所述雙向膨脹閥4和水側換熱器6連通,在螺旋管式平衡器外設有保溫層。在圖1中,實箭頭表示制冷時制冷劑的走向,虛箭頭表示制熱時制冷劑的走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未經清華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5293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