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00250928.8 | 申請日: | 2000-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415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8-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煌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煌東 |
| 主分類號: | A63B21/005 | 分類號: | A63B21/005;A63B21/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吉利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大珠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力 阻力 機構 拉回 | ||
1.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它是由轉筒輪(3)、線圈(4)、激磁筒(5)、軸承(6)、支架(7)所構成,其特征在于在二支架(7)內皆設有一軸承(6),在轉筒輪(3)外側端凸出一連動軸(35),使連動軸(35)套置入于其一側的支架(7)的軸承(6)內,而連動軸(35)內側開有一輪孔、此輪孔內也嵌置有軸承(6);一固定軸(513)一端穿經(jīng)激磁筒(5)軸心再經(jīng)過轉筒輪(3)的輪孔(36)內軸承并穿出支架向外伸出,另一端則套置入于另一側的支架軸承內,使固定軸兩端皆穿置于支架上;在固定軸(513)中心軸線上開有一通孔(513a),激磁筒(5)內設有一線圈座(512),線圈座(512)上套設有一個繞有N匝電線的激磁線圈(4),其電線是穿入于固定軸中,并沿固定軸通孔的中心軸線拉出于外部并外接一電源控制機構,可藉其附加數(shù)值控制以調節(jié)輸入的電流大小;另外穿出于支架的固定軸上外接有一電動機。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激磁筒(5)是由一齒盤(51)及一圓齒筒(52)接合成滾筒狀,齒盤(51)是自軸心向外放射出數(shù)個環(huán)列齒狀凸出的翼面(511S),并于各翼面端緣轉折凸設有錐形齒(514),錐形齒齒面尖端略為加厚作為感應區(qū)(511P);圓齒筒(52)一端是封閉而中央開有軸孔(522),另一端則沿筒緣形成數(shù)個凸出的圓齒(521),各圓齒尖端齒面上也同樣略為加厚作為感應區(qū)(521P),圓齒(521)與圓齒(521)間的內縮部分恰可供齒盤上的錐形齒(514)對合置入,使齒盤(51)及圓齒筒(52)對合接連成滾筒狀,且接合后錐形齒與圓齒間形成波狀的波浪形N/S極的空隙。????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圓齒與錐形齒都是外側面較寬而內側面較窄,即圓齒與錐形齒都是自外側面向內側漸縮小,使圓齒與錐形齒左右兩端形成略為向內傾斜的斜面。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固定軸(1’)將一制動輪(2’),一激磁盤(3’)及激磁線圈(4’)套固于支架(5’)上,固定軸一端穿經(jīng)激磁盤軸心再穿過制動輪的輪孔內軸承并穿過支架內軸承向外伸出,另一端則套置入另一側的支架軸承內;在固定軸中心線上開有一通孔,使其呈中空管狀;激磁線圈套置于激磁盤的軸座上,且固定軸及激磁盤軸座此二組件與線圈之間各開有線孔,固定軸沿中心軸線則開有一通孔,且線孔與通孔相接呈L形,使激磁線圈上的電線得以經(jīng)由線孔穿入于固定軸通孔中,并沿固定軸中心軸線拉出外接電源并外接一電源控制機構,藉其數(shù)位控制以調節(jié)輸入的電流大小,在固定軸上直接外接或藉皮帶連接一電動機。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激磁盤(3’)是由一內激磁盤(32’)及一外激磁盤(34’)接合構成,內激磁盤(32’)略可分為放射翼狀盤面部分與軸座(321’)部分,且盤面與軸座(321’)二者是互相接連,盤面是以與軸座(321’)相連部分為中心,向外凸伸有數(shù)個放射狀的翼片(322’),此各翼片的尾端皆加厚作為感應區(qū),使各翼片的尾端加厚部分較其他部分略高;外激磁盤是向內圈凸設有圓齒的環(huán)狀結構,其環(huán)內中空部分恰略可供內激磁盤的盤面翼片部分嵌入并接連,在翼片(322’)與圓齒其間留有N/S極的空隙,且外激磁盤此向內凸伸的各圓齒部分的尖端同樣有加厚部分作為感應區(qū),在軸座中央開設有軸孔H’。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各翼片的外側面(322a’)較寬而內側面(322b’)較窄,即翼片是自外側面向內側漸縮小,使翼片左右兩端形成略為向內傾斜的斜面。
7.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抗力、阻力機構及拉回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制動輪(2’)是設置在激磁盤(3’)的盤面外側邊,并使激磁盤(3’)的盤面與制動輪(2’)面貼近正對,但仍間隔有適距的氣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煌東,未經(jīng)張煌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5092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