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00249204.0 | 申請日: | 2000-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440301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7-25 |
| 發明(設計)人: | 潘皓;賴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業達集團(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00 | 分類號: | H05K7/00;H05K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亮 |
| 地址: | 21000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信號 傳輸 連接 構造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尤其涉及一種可在一鉸鏈體中,實現多條信號線路連接的連接構造,使通信產品的主機及其翻蓋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且信號線路的數量可依據主機的功能要求而定,同時,鉸鏈體上的轉軸可翻動自如,并且拆卸方便,還可配合現在通信產品的可更換彩色殼體的流形趨勢,令其更具親和力,使人更易接受等目的。
近幾年來,通信產品的大幅提升,制造商為滿足各類使用者的需求,不斷地推出各型的通信產品,這些產品一般不外設有兩種構造:
其一種是具有功能性的翻蓋結構,采用單一鉸鏈(Single?Hinge)構造,以將2-3條信號線從鉸鏈轉軸中穿過的方式,達到翻蓋與主機間信號的連接。
另一種是不具有功能性的翻蓋結構,采用雙鉸鏈(Double?Hinge)構造,但由于其具有兩根轉軸,故,結構較復雜。如果將這些信號線從兩轉軸中穿過,不僅容易造成卡線、斷線,同時,將影響翻蓋的正常翻轉,因此,多數廠商,即不再采用通過將這些信號線從兩轉軸中穿過的設計方式,所以這種具有雙鉸鏈的翻蓋結構,一般只設計成保護該產品表面或裝飾之用,而不能將產品的一些功能做到翻蓋上。如此,這些通信產品的使用方便性、親和力及使人更易接受度,就將大大地受到阻礙,而無法有效地提升產品的功能性。
故,若能設計出一種可在這種雙鉸鏈中,實現多條信號線的連接,使翻蓋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且信號線的數量可依據具體產品功能要求而定,轉軸翻動自如,并且拆卸方便,配合現在通信產品的可更換彩色殼體的流形趨勢,令其更具親和力,使人更易接受,相信,將是使用者所樂見。
有鑒于上述傳統裝置構造的各種缺點,實用新型人經過長久努力研究與實驗,終于開發設計出本實用新型的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可實現在雙鉸鏈中實現多條信號線的連接。
根據本實用新型這一目的,提供一種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將主機及翻蓋分別設在中空鉸鏈體兩側所設的兩軸套處,且鉸鏈體內所設的軟性電路板的兩端分別自兩轉軸上的溝槽及該兩軸套的另一溝槽中穿入及穿出,并分別進入主機及翻蓋之中,以達到其彼此信號傳輸的連接作用。
如此,翻蓋將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且軟性電路板將可在軸套內做有規律的拆彎,同時,可隨著鉸鏈體一起進行360度翻動,不會造成軸套與軟性電路板間的纏繞,亦避免卡線、斷線情況的發生,同時,不會因轉軸數量的增加而增加線路的復雜程度,如此,翻蓋即可達到靈活旋轉度的效果,以具有實用功能,而非僅于保護、防塵及裝飾…等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其中軟性電路板上的線路數量,可依據主機功能的要求而變化。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一目的,在提供的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中,采用多層的軟性電路板,以增加該線路的數量。又,藉由這種連接構造可達拆卸方便,及配合現在通信產品的可更換彩色殼體的流形趨勢,使人更易接受等目的。
為使能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及其效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茲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構造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零件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狀態動作示意圖。
請參閱圖1、2和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電子信號傳輸的連接構造,可將多條線路31引導進入通信產品的主機40及翻蓋41之中,以達到彼此信號傳輸。該連接構造是這樣的,由上鉸鏈殼體10及下鉸鏈殼體20組成中空鉸鏈體1。該上、下鉸鏈殼體10、20的一端兩相對側,分別設有至少一對應的缺口101。并在下鉸鏈殼體20鄰近兩缺口101處,設有至少一定位元件21。本實施例中,定位元件21為凸柱(如圖1所示),但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也可以用其它元件加以取代。
本實用新型中,缺口101上分別容置有中空轉軸22。在中空轉軸22上設有一狹長溝槽221。并且轉軸22的外面分別套設有一軸套23。軸套23的長度小于轉軸22的長度,使轉軸22的兩端分別外露于軸套23的兩端,以便于樞設在缺口101中進行轉動。且軸套23亦設有另一狹長溝槽231(如圖1所示),該另一狹長溝槽231與狹長溝槽221同一方向,分別朝鉸鏈體1的兩側外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業達集團(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英業達集團(南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492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