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撲翼機無效
| 申請號: | 00240596.2 | 申請日: | 2000-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0088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9-26 |
| 發明(設計)人: | 呂文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呂文蔚 |
| 主分類號: | B64C33/00 | 分類號: | B64C33/00 |
| 代理公司: | 馬鞍山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高桂珍 |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撲翼機 | ||
一種撲翼機,屬于飛行器的撲翼機技術領域。
就申請人所知,現有的電動或人力撲翼飛行器大多構造復雜,笨重。一般都是作為玩具或體育活動和娛樂活動工具之用,不具有做科學研究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除具有一般撲翼飛行器所具有的市場價值外,它還可以制作達到完全逼真的境界,它可以讓科學家找到昆蟲翅膀的體積、形狀和運動方式之間的聯系,從而研究出一些傳統的空氣動力學定律不足以解釋昆蟲飛行的癥結所在。日本東京大學川內先進科技研究中心的實驗表明,昆蟲在飛行期間,一直伴有少量的旋渦。一種想法是翅膀向下振動時產生了渦流。當翅膀上升經過渦流時,渦流還存在,而渦流中旋轉的空氣流將翅膀向上吸,產生升力。現在只是不知道這種升力有多大?本實用新型能作為測量升力的研究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設計的:在機架兩端分別支承著一根附在振動薄片上的鉸鏈軸,振動薄片外側各自連著一片薄薄的仿生翼,內側上表面由一根橫跨在木塊上的彈性繩兩個端頭牽引,內側下表面附有硅鐵片,兩個振動薄片位于同一平面但有一定的間隙,在兩者的內側下部對應有由線圈與鐵芯組成的電磁鐵,橫跨兩振動薄片間隙上部緊貼著一個頭部彎曲的導電銅片B,導電鋼片A緊壓著導電銅片B的彎曲頭部,承擔彈性繩的木塊粘著于其上,兩導電銅片固定在機架上并相互絕緣。
下面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及工作原理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切軸側示意圖。
圖中1.仿生翼2.機架3.鉸鏈軸4.導電銅片A?5.彈性繩6.木塊7.振動薄片8.硅鐵片9.導電銅片B10.電源線11.電源線12.內部接線13.線圈引出線14.線圈15.鐵芯
從圖1可看出,在機架2上固定有兩根鉸鏈軸3,振動薄片7可繞鉸鏈軸3作上下翻轉,振動薄片7外側連著仿生翼1,內側由橫跨在木塊6上的彈性繩5連接,彈性繩5牽引著振動薄片7,使之得以保持平衡,木塊6下面是導電銅片A,它固定在機架2上。從圖2中可以看出,U型鐵芯15兩端擱在機架2上,上有線圈14,并有線圈引出線13向外連接,線圈14和鐵芯15組成電磁鐵,其上是附在振動薄片7上的硅鐵片8,振動薄片7裝在固定機架2上的鉸鏈軸3上,從圖1中可看出,它的外側連著仿生翼1。兩振動薄片7之間的間隙上部有頭部彎曲的導電銅片B(9)。再上面就是扁平的導電銅線A(4),卡著彈性繩5的木塊6粘在最上面。
導電銅片A與B都固定在機架2上,兩者絕緣。導電銅片A4上接有電源線11,而導電銅片B9通過內部連線12與線圈引出線13的一端相連,而線圈引出線13一端連上另一根電源線10。
電源連通電源線10、11,電流經過電源線11→導電銅片A4→導電銅片B9→內部連線12→線圈引出線13→線圈14→線圈引出線13→電源線10。
線圈14通電,使鐵芯15有了磁性,吸下硅鐵片8,帶動兩振動薄片7一端向下,同時使仿生翼1繞鉸鏈軸2向上振動,彈性繩5被拉長。當硅鐵片8被吸下時,導電銅片B9的向上壓力卸去,它頭部向下彎曲,脫離與導電銅片A4的接觸,線路形成開路,鐵芯15的磁性消失,此時被拉長的彈性繩5收縮,將振動薄片7拉回原位置,壓迫導電銅片B使其彎曲頭部又頂緊導電銅片A4,電路又開通,電流通過,上述循環又重新開始。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仿生翼1不停地快速振動,頻率可達50-60赫茲。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電源外置,本實用新型可以做得小而輕,且導線可兼作牽引與控制用。本撲翼機工作時能象昆蟲一樣快速撲動翅膀作飛行狀。如果精細仿生到完全逼真的程度,可以測量出昆蟲翅膀上升的升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呂文蔚,未經呂文蔚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405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藥物汽浴床
- 下一篇:一種抽出容器內液體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