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微型自動排水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237701.2 | 申請日: | 2000-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27609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4-25 |
| 發明(設計)人: | 姜世久 | 申請(專利權)人: | 姜世久 |
| 主分類號: | E06B7/14 | 分類號: | E06B7/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33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 自動 排水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一種自動排水裝置,尤其是排出塑鋼、鋁合金窗戶底槽積水的微型自動排水裝置。
塑鋼、鋁合金窗戶以其良好的密封性、采光性和保溫性而越來越廣泛被采用。但這種窗戶在冬季時,特別是在北方地區,由于室內外空氣溫差大,容易在室內一側的玻璃表面結露或結霜,從而使窗戶底槽積滿水并溢流到窗臺及墻上,造成“尿墻”現象。這即給生活帶來不便,也影響窗臺及墻體的外觀質量。為解決這一問題,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在窗戶底槽靠外一側打一個小孔,使槽內積水流出。由于小孔位于底槽外側,暴露于室外冷空氣中,因而出口常常被結冰封住,起不到排水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外加任何動力便可自動將塑鋼、鋁合金窗戶底槽積水排出的微型自動排水裝置,它能有效地防止窗戶底槽積水溢出。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引水管、排水管及支架組成的,其特征是引水管是由內壁能被水潤濕的“U”型毛細管構成的;引水管固定在支架上,引水管的出水端與排水管相接。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實施例及其附圖進一步說明。
圖1、圖2分別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主視和俯視示意圖。圖中引水管4是由能被水潤濕內壁的“U”型毛細管構成,用膠結固定在支架3上,通過支架3倒置騎跨在塑鋼窗6靠室內一側的底槽檻上,引水管4的出水端與排水管1相接,本實施例中是通過直角管接頭2實現的,直角管接頭2的水平段呈圓形管與排水管1相接,豎直段呈矩形管與引水管4的出水端相接。為了排水流暢,引水管4的出水端A處至少有一點與管接頭2的內壁接觸。為了防止窗戶底槽積水中的塵埃塞入毛細管中,本實施例于引水管4的進水端裝有濾網罩5,用以濾掉積水中的塵埃。為了提高排水速度,本實施例中的引水管4采用兩個或多個“U”型毛細管組成。它們整齊排列成一排固定在支架3上。本實施例中的引水管4是一種玻璃管,排水管1采用軟質塑料管。為了防止引水管4中形成空氣柱影響再次自動排水,“U”型毛細管的出水端高度H2約等于或小于進端高度H1。
其工作過程是這樣的,引水管4的進水端插入塑鋼窗6的底槽積水中,積水進入濾網罩5中,由于毛細作用引水管4的進水端的液面不斷上升,經過“U”型管頂部由出水端排出,經過管接頭2、排水管1流入積水杯內。
由于本實用新型利用毛細作用將水引入排水管,所以它不需外加任何動力將窗底槽積水自動排出,從而有效地防止塑鋼、鋁合金窗戶底槽積水溢出。并且本實用新型僅由引水管、排水管、支架幾個主要零件組成,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體積小等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姜世久,未經姜世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770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