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分析汽油芳烴含量的氣相色譜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236575.8 | 申請日: | 2000-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68050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金珂;楊海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6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舒,龐立志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析 汽油 芳烴 含量 色譜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是關于一種分析汽油芳烴含量的氣相色譜裝置。
汽油中芳烴的分析是石化工業分析中常做的項目之一,常用的氣相色譜裝置主要有以下幾種:
“石油化工分析方法”(科學出版社,1990,第233~236頁)中采用以聚乙二醇20M-2-硝基對苯二甲酸(簡稱FFAP)為色譜柱固定相的毛細管柱色譜裝置測定初餾至200℃的直餾汽油中芳烴組成。使用該裝置具有分析速度快,流程及定量簡單的優點,但當汽油樣品的終餾點大于180℃或樣品中含有烯烴時,C10以上重組分的存在會對苯及甲苯組分的測定產生干擾。
“石油化工分析方法”(科學出版社,1990,第227~232頁)中采用以甲基聚硅氧烷為固定相的毛細管柱色譜裝置測定初餾至180℃的直餾汽油中單體烴的組成。使用該裝置不易將重芳烴分離,同時分析時間長,單次分析一個樣品約需90分鐘。
美國ASTM?D5580-95中記載的是采用雙毛細管柱加閥切換系統的氣相色譜組合分析裝置,它在應用對象上適用的范圍較廣,可分析成品汽油中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碳九及碳九以上更重芳烴的含量。該裝置所選用的毛細管柱和十通閥的成本高;由于毛細管預柱和分析柱都連接于十通閥上,參加閥切換過程,致使操作較復雜,對裝置的維護有很高的要求。另外該裝置對樣品要進行兩次分析才能得到測定結果,測定一個樣品的時間需65分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低成本、易維護,又能滿足分析要求的用于分析汽油中芳烴含量的氣相色譜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列方案實現的:該氣相色譜裝置主要由預柱、分析柱、十通閥、進樣器、檢測器、流量閥、備壓閥和連接管等部件組成,其特征在于預柱為極性填充柱且連接于十通閥上,分析柱為彈性毛細管柱,不與十通閥相連,在分析過程中不參加十通閥的切換過程,在十通閥與分析柱之間設置備壓閥分流。
下面通過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1為進樣器,2、5為流量閥、3為十通閥,3-①至3-⑩(在下面的描述中,3-①簡記為①,其它類推)為十通閥的10個管徑接口,4為預柱,6為三通、7為備壓閥,8為分析柱,9為檢測器,10~17為連接管。
由圖1可知:流量閥2通過連接管10與進樣器1相連,進樣器1通過連接管11與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⑩相連;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⑧和⑨通過連接管12相連;連接管13的一端與十通閥上的管徑接口⑦連接,另一端敞口接入大氣;預柱4的兩端分別與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⑤和⑥相連;流量閥5通過連接管14與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②相連;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①和④通過連接管15相連;三通6的一端口通過連接管16與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③相連,另外兩端口之一通過連接管17與備壓閥7、另一端口與分析柱8相連;分析柱8與檢測器9相連。
由于C10以上的烷烴會對苯和甲苯的分析產生干擾,因此應以可使汽油中苯在正十二烷之后流出作為選擇預柱的標準,本實用新型所說的預柱為填充極性固定液的不銹鋼色譜柱。
分析柱要求芳烴組分能夠完全分離,且分析時間要短,本實用新型所選擇的分析柱為0.25~0.53毫米內徑的FFAP毛細管柱。
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進樣器為1/8英寸無分流進樣器,檢測器為氫火焰離子檢測器,;流量閥可采用具有電子流量控制器的流量閥;所說的備壓閥用于調節載氣分流的流量,一般為針閥。
本實用新型用于分析時按照如下操作步驟進行:
1、十通閥處于復位狀態時,樣品及載氣在裝置中的流程如圖2中箭頭所示。待裝置系統分析條件穩定后,樣品進入進樣器1,與通過流量閥2和連接管10的載氣匯合,經連接管11順序流經管徑接口⑩、⑨、連接管12、管徑接口⑧、⑥進入預柱4,在預柱4中烷烴先于芳烴流出,經管徑接口⑤、⑦和連接管12將烷烴放空。
在復位狀態時,由流量閥5進入的載氣通過連接管14順序經過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②、④、連接管15、管徑接口①、③、連接管16進入三通6,一路經連接管17、備壓閥7分流,另一路順序進入分析柱8、檢測器9。
2、轉動十通閥,將十通閥由復位狀態切換到反吹狀態,樣品及載氣在裝置中的流程如圖3中箭頭所示,經流量閥5進入的載氣順序經過十通閥的管徑接口②、①、④、⑤,進入預柱4,將預柱⑤中的芳烴反吹出來,反吹出來的芳烴順序流經管徑接口⑥、③、連接管16、三通7,一路經備壓閥分流,另一路順序進入分析柱8將芳烴分離,再進入檢測器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657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