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弧形磚成型模具無效
| 申請號: | 00235007.6 | 申請日: | 2000-05-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22111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3-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乃潮;潘嘉漢;陳文杰;何兆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佛陶集團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7/00 | 分類號: | B28B7/0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思聰 |
| 地址: | 52803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弧形 成型 模具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磚成型模具的技術領域。
傳統的陶瓷裝飾磚,無論其采用干粉沖壓成型還是擠出成型,其形狀局限于平面,對于弧面、弧形或球面、圓柱面裝飾的需要,一般采用多塊平面陶瓷磚拼貼成近似的弧形、弧面,但這樣鋪貼過渡不平滑、縫隙大,裝飾效果不自然、不完美。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擠出機成型技術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利用擠壓成型加工出具有不同弧度弧面的弧形磚的技術,核心在于成型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陶瓷磚的成型模具,可直接擠壓成型具有弧面的陶瓷磚,且生產效率高、正品率高。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弧形磚成型模具,裝于泥料擠出機擠出口的底板上,包括有外模板和內模芯,外模板上開有至少一邊為弧形邊的密閉模腔,多個內模芯間隔地固定于模腔內且將模腔分成上成型腔、中間連接柱腔和下成型腔,各內模芯與模腔弧形邊同一側的外輪廓上均成型有與模腔弧形邊對應的弧形邊。進一步地,外模板上的密閉模腔上部為弧形邊、下部為平直邊,各內模芯也是上部為弧形邊、下部為平直邊,組合形成上成型腔為弧面形、下成型腔為平面形。也可以是外模板上的密閉模腔上下均為弧形邊,各內模芯上下也均為對應的弧形邊,組合形成上成型腔和下成型腔均為弧面形。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優點作進一步闡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仰視圖;
圖3是實施例二的示意圖;
圖4是實施例三的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四的示意圖;
圖6是實施例五的示意圖。
參見圖1和圖2,實施例一的模具通過六根螺栓8緊固于底板3上,底板3背面還有支承定位用的連桿4、支桿5和拉板6,它們均通過底板3裝于泥料擠出機的擠出口7內。模具主要由外模板1和內模芯2構成,外模板1上開有一密閉的模腔11,模腔11上部為陽面弧形邊(弧線外凸)、下部為平直邊,模腔11內等間距地布置有五個內模芯2,內模芯2上均開有安裝孔21,通過螺栓可將內模芯2與底板3背面的連桿4固連,使內模芯2定位于模腔11內,內模芯2的上部輪廓成型有與模腔11上部弧形邊對應的陽面弧形邊、且高矮按弧形邊的變化次序排列固定,這樣內模芯2將模腔11分隔成弧形的上成型腔12、相鄰各內模芯2之間形成的中間連接柱腔13、平直的下成型腔14,當泥料從擠出機擠出時,便成型有上部為陽弧面、中間有連接柱、下部為平直面的連體泥坯。泥坯干燥燒成,去除中間連接柱后,便分離成型一平面陶瓷磚和一陽弧面陶瓷磚。
參見圖3,實施例二的構造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只是模腔上部的弧形邊為陰面弧形邊(弧線內凹)。且中間連接柱腔13’在上下端根部的連接面15處收窄,這樣,使成型的連體泥坯的中間連接柱均形成有應力集中點,便于將中間連接柱劈斷,上下陶瓷磚分離。
參見圖4,實施例三也與實施例二基本相同,只是模腔上下的弧形邊為一陰一陽對偶的弧形邊,成型的陶瓷磚上下均為陽弧面磚。參見圖5,實施例四與實施例三基本相同,只是模腔上下的弧形邊為一陽一陰對偶的弧形邊,成型的陶瓷磚上下均勻陰弧面磚。參見圖6,實施例五與實施例三基本相同,只是模腔上下的弧形邊均為同向陽面弧形邊,成型的陶瓷磚上下分別為一陽弧面磚、一陰弧面磚。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1、模具構造簡單、便于加工;
2、模具的成型效率高,質量穩定,正品率高;
3、可根據不同的要求改變模具弧面的半徑,生產出不同弧度、弧長的陶瓷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佛陶集團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佛陶集團石灣美術陶瓷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50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