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防氣抽油泵無效
| 申請號: | 00234833.0 | 申請日: | 2000-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4504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9-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鐵栓;李現東;王永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鐵栓 |
| 主分類號: | F04B47/04 | 分類號: | F04B4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7001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抽油泵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開采中的一種井下設備,適用于有桿泵機械采油氣體對抽油泵正常工作有影響的油井。
在石油生產過程中,石油伴生氣體不同程度的影響著抽油泵的正常工作,嚴重時可形成“氣鎖”,造成油井不出油。目前的辦法除泵外設置氣錨等氣體分離裝置減少進泵氣體外,提高抽油泵的防氣性能的技術有環形伐、機械強制啟閉游動伐等原理設計的防氣泵,它們的原理是壇加游動伐的開啟壓差和強制打開游動伐,把進入泵內的氣體放出,原理都有是可行的。但由于井下的特殊條件,環形伐和機械強制啟閉游動伐,密封穩定性差,流體流道面積較正常泵大為減小,流體阻力大,壇加柱塞下行阻力,更主要的是加速伐密封面的撞擊和刺蝕失效,其壽命都與油井要求的長生產周期相差甚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既能完全克服氣體對泵工作的影響,結構簡單,又能長期可靠在井下工作的一種全新的防氣抽油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采用氣液置換的原理,在抽油泵的上部設計了一個氣液置換腔室,在泵管上設計有氣液交換通道。當柱塞上行時,柱塞和固定伐之間(泵腔)的壓力降低,靠動液柱壓力,油氣頂開固定伐進入泵腔內,氣體占了泵腔一定的體積。當柱塞上行一定距離后,泵腔經氣液交換通道與氣液置換腔室連通,氣液置換腔室內的液體和泵腔內的氣體靠壓力差和氣液密度差快速交換位置,液體快速充滿泵腔(同時進泵液體也首先強迫固定閥迅速關閉)。當柱塞下行時,由于液體的不可壓縮性,游動閥迅速開啟,排出泵腔內液體。氣液置換腔室是靠柱塞的運動,并通過氣液交換通道的啟閉,周期地把泵腔中的氣體收入、排出氣液置換腔室,使進泵氣體不致對泵正常工作產生影響。
下面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防氣抽油泵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防氣抽油泵由上接頭(1),它的下部與氣液置換腔室(2)和泵管(3)的上部連接,在泵管(3)的適當部位設置有氣液交換通道(6),泵管的下部通過下接頭(7)與固定閥(8)相接,泵管(3)內裝有帶游動閥(5)的柱塞(4)組成。在井下,柱塞上面與抽油桿相連接,上接頭及固定閥與上下油管、尾管相連接,組成有桿泵井下抽油系統。當柱塞上行時,柱塞上的游動閥在油管液柱壓力的作用下關閉,泵腔內壓力降低,在動液柱產生的壓力驅動下,固定閥開啟,油氣進入泵腔內。當柱塞上行到一定距離時,泵管上的氣液交換通道將氣液置換腔室與泵腔連通,氣液置換腔室內的液體與泵腔室的氣體靠壓力差和密度差進行交換位置,同時迅速強迫固定閥關閉,使泵腔內完全充滿液體。當柱塞下行時,適時關閉氣液交換通道,泵腔內由于是液體,壓力迅速升高,頂開游動閥,將泵腔內液體排出泵外。氣液置換腔室是靠柱塞的運動,并通過氣液交換通道的啟閉,周期地把泵腔中的氣體收入、排出氣液置換腔室,這樣就消除了進入泵腔氣體對泵正常進油排油的影響。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常規泵的球形固定閥和游動閥,克服了已有防氣泵結構復雜、流體流道面積小、阻力大、閥密封面固定、沖擊力大、極易損壞、壽命短的難題,大大提高了防氣泵的防氣性能和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鐵栓,未經陳鐵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48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燃氣增溫二氧化碳發生器
- 下一篇:一種船舶防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