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鎖骨彈性髓內釘無效
| 申請號: | 00234299.5 | 申請日: | 2000-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21958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3-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永清 |
| 主分類號: | A61B17/72 | 分類號: | A61B17/7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62650 內蒙古自治區扎蘭***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鎖骨 彈性 髓內釘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鎖骨彈性髓內釘。
鎖骨骨折是常見的骨折,以往多采用的非手術治療和常用的外固定方法,畸形愈合、不愈合多。外固定有采用鋼板和一根克氏髓內針固定兩種方法,但失敗率高,前者切口大,需剝離骨膜和二次手術取鋼板;用一根克氏髓內針固定,兩端均要穿出皮質骨,制成勾,埋于皮下,其切口多或長,損傷大,也需二次手術取針;用全螺紋的髓內針固定的缺點是直徑粗,缺乏彈性固定,不利于骨折斷端自動加壓。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手術操作簡單,切口小、不需要特殊器械、不剝離骨膜、不進行二次手術的鎖骨彈性髓內釘。
鎖骨彈性髓內針,其特點在于:針體2為圓柱形,遠端1為扁“△”形刃,近端4為圓錐形,其后有螺紋3,針體長度為15~30cm,針體直徑為0.10~0.3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選擇這兩種直徑,使髓內針具有良好的彈性,順應鎖骨的髓腔的弧度。彈性可減少應力,不易退針,使斷端有一定的微動,刺激骨痂形成。粗壯、堅固的骨小梁對較細的髓內針有較好的把持力。針近端的圓錐形,使針在回穿時,順應髓腔弧度而不易穿破皮質骨。尖后高出針體的螺紋有防止退針的作用。針的遠端“△”形刃有切割骨皮質,自然穿出皮膚的作用。
鎖骨彈性髓內釘固定的優點:1、鎖骨彈性髓內釘適用于鎖骨2/4段內骨折,且可達到解剖復位。2、手術操作簡單,切口小、不需要特殊器械。3、不剝離骨膜,逆行穿針時及術后胸肩部肌肉對骨折端均有自然加壓作用,骨折愈合率高。4、不需住院治療,患肢可自由活動,免去第二次手術。
圖1為本實用新型鎖骨彈性髓內釘的俯視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請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鎖骨彈性髓內釘包括遠端1,針體2,螺紋3,近端4。
一、鎖骨解剖特點觀測:
(一)觀察材料與方法:
發育正常的離體鎖骨10根,右3根,左7根。年齡4-50歲,平均20.7歲,15歲以下4根,男女各半,16歲以上6根,男女比例4∶2。經煮沸、消毒、烘干后,分別從不同方向外形觀察,沿弧度最大的平面剖開髓腔觀測,結合x-ray片對比。
(二)觀測結果:
解剖體位的上前方觀,鎖骨似“~”形,屬弧形管狀骨。中部的2/4較細,近似圓柱形。錐狀結節以內,整體向前向上弧形彎曲,這部分占鎖骨全長的3/4,是整個髓內針放置的部位。外1/4呈扁狀骨。剖開鎖骨髓腔觀,皮質骨于兩端較薄,越靠近中部越厚。髓腔內的骨小梁于兩端分布較密集、細弱。越靠近中部其相對稀疏、粗壯、堅固。15歲以上鎖骨中2/4段髓腔內充滿堅固的骨小梁,15歲以下隨年齡變小,骨小梁越少,甚至沒有。x-ray觀察特點與剖開髓腔觀察一致,正常人體止位鎖骨像與鎖骨的實際解剖特點區別很大。
二、鎖骨彈性髓內針的設計
根據鎖骨的解剖特點技鎖骨周圍肌肉、韌帶張力作用,通過離體和不離體鎖骨骨折髓內針內固定模擬實驗,髓內針必須具有一定的彈性才能達到良好的固定。鎖骨彈性髓內釘采用317不銹鋼鋼材,針體2為圓柱形,遠端為扁“△”形刃。近端1為圓錐形,其后有1.5cm長、高出針體0.03cm的螺紋3,成人型針長為25.00cm,直徑為0.20cm。兒童型針長為20.00cm,直徑0.15cm。
三、臨床資料與方法
(一)臨床資料
鎖骨骨折16例,右6例,左10例,男14例,女2例。年齡4-49歲,平均:23.6歲,斜行骨折12例,包括1例長斜行,橫行粉碎性骨折4例。中2/4骨折13例;靠近近1/4骨折1例,靠近遠1/4骨折2例,均為斜行骨折。全部用鎖骨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
(二)手術方法
麻醉:兒童采取氯胺銅麻醉,成人采用頸部臂叢麻醉。
體位:取仰臥位,患肩背部墊高。
切口;在觸清骨折部位處,順鎖骨切口。兒童約2.5cm-3.0cm,成人約4.0cm-5.0cm,對長斜型骨折可略長些。
清除血腫,盡量不剝離骨膜。先提起骨折的遠端,逆行穿針,使針從肩上皮膚自然穿出。行骨折復位,在順行旋針至近端外2.0cm-3.0cm處,針不要穿破皮質骨。術前應測量好穿針的深度,剪去針遠端,留有2.0cm長制成90度的彎,以觀察術后髓內針的活動情況,防止造成副損傷,沖洗后關閉切口。
(三)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永清,未經王永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429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