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00231894.6 | 申請日: | 2000-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1361Y | 公開(公告)日: | 2000-12-20 |
| 發明(設計)人: | 簡煥然;歐寶蔭;高淑芬;廖榮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04D1/08 | 分類號: | F04D1/08;F04D29/44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鄭特強 |
| 地址: | 臺灣省新***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級 式鈑金泵 改進 結構 | ||
1、一種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該多級式鈑金泵由數個(數級)泵殼組依序串接組合于一旋轉軸上所構成,每一個(級)泵殼組均由至少包括一中空內殼體、一葉輪、一止漏環、及一導葉體所構成,該內殼體由結合有導葉體之一末端開始延伸出至少包括:一朝外徑方向外延伸擴張之內端面、一與旋轉軸之軸向約略平行的環狀內側殼面、以及一由內側殼面末端約略呈一階梯狀向內彎曲延伸的環狀定位端部,該導葉體固定于內殼體之內端面之內側表面位置處,并且,于內殼體之內端面與內側殼面之間、以及內側殼面與定位端部之間相連的部分,均構成弧狀導流曲面,所述數個泵殼組依序串接組合,前一個內殼體的定位端部恰可抵頂住后一個內殼體的內端面,即前一組泵殼組的葉輪入流口對準于后一組泵殼組的導葉體出流口;
該泵殼結構的特徵在于:
該多級式鈑金泵還包括有一中空長筒狀的外殼體,該數個內殼體及葉輪是依序套入于該長筒狀的外殼體內以組成該多級式鈑金泵;
所述內殼體之內端面的外側表面上還增設有一定位環,該定位環具有一定位環鈑金部其外邊緣并沿軸向彎折設有一環狀密封部,且密封部之外徑略等于定位端部之內徑,所述數個泵殼組依序串接組合,前一個內殼體的定位端部不僅可抵頂住后一個內殼體的內端面、且可套合于密封部的外邊緣上,并且,
所述止漏環被壓迫容置于前一個內殼體的定位端部外側表面、后一個內殼體的內端面外側邊緣、與外殼體之內側表面三者之間,以避免流體滲漏回流現象。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多級式鈑金泵的葉輪為一浮動式葉輪結構,其由數個葉片結合于一葉輪前蓋與一葉輪后蓋之間所構成,于該浮動式葉輪上并設有包括一葉輪轂及一葉輪前止推環;
葉輪轂包括有由塑料注射一體成型的葉輪轂鈑金部與葉輪轂塑料部,所述葉輪轂鈑金部為金屬材料其可供焊接固定于該葉輪之后蓋,所述葉輪轂塑料部為塑料材質其具有一軸孔以供套合于該旋轉軸并與其同步旋轉以傳遞動力;
所述葉輪前止推環包括有由塑料注射一體成型之止推環鈑金部與止推環塑料部,所述止推環鈑金部為金屬材料其可供焊接固定于該葉輪之前蓋近入流口處,止推環塑料部是為塑料材質;
所述數個鈑金泵殼組串接組合于該旋轉軸,該葉輪可沿旋轉軸之軸向上自由移動一適當距離,所述旋轉軸可帶動葉輪于泵殼中旋轉,葉輪因泵送流體的壓力可朝向葉輪入流口側方向移動,即為浮動式葉輪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環包括有由塑料注射一體成型之定位環鈑金部與定位環塑料部,且該定位環塑料部的位置恰對應于前一級泵殼組之葉輪的止推環塑料部,即當葉輪因泵送流體的壓力而朝向葉輪入流口側方向移動時,葉輪前止推環之止推環塑料部恰承靠于相鄰另一鈑金泵殼組的定位環塑料部。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鈑金泵殼組還包括有:
一旋轉軸套,為塑料材質套合于旋轉軸上并與其同步旋轉,所述數個鈑金泵殼組串接組合于一旋轉軸,該旋轉軸套之一側端是鄰近于葉輪轂之葉輪轂塑料部;以及,
一導葉轂,包括有由塑料注射一體成型之導葉轂鈑金部與導葉轂塑料部,導葉轂鈑金部為金屬材料其可供焊接固定于該導葉體,導葉轂塑料部為塑料材質其設有一中心孔以供套合于該旋轉軸套上,旋轉軸套可在旋轉軸的帶動下而與導葉轂進行相對旋轉運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轂的葉輪轂塑料部與導葉轂的導葉轂塑料部之間,還設置有一中空環狀之電木片,該電木片是套合于旋轉軸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殼體是由沖壓形成的一前半部分與一后半部分焊接結合,該前半部分至少包括內殼體之內端面部分以及大約一半長度之內側殼面部分,而該后半部分至少包括內殼體之大約一半長度之內側殼面部分以及定位端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級式鈑金泵的泵殼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結合,是由沿著該內殼體之前、后半部分相接連處以適當間隔之間距以點焊結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189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