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內鎖式人工頸椎體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00231341.3 | 申請日: | 2000-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465668Y | 公開(公告)日: | 2001-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亮;宋克東;關驊;王蘭;李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明亮 |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A61F2/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7 北京市豐臺***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鎖式 人工 頸椎 體系 | ||
目前頸椎前路固定器械主要有前路鋼板及前置椎間體系統。前路鋼板系統是由一塊鉆有多個螺紋孔的矩型鋼板及相應的螺釘構成,存在三個缺限:1)頸椎椎體小,其骨皮質薄,椎管內有重要的脊髓,故在設計上不能通過增加螺釘插入深度及增加螺釘直徑來增加固定強度;2)頸椎前路鋼板本身不能提供復位動力,對成舊的壓縮骨折復高困難;3)常需取大塊的自體髂骨植骨融合手術椎體,增加新創傷及存在供骨區感染的危險。前置椎間體系統為中空的圓柱狀結構,系近年發展的內固定,在頸椎應用有爭論。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頸椎前路固定器械,它能直接提供骨折復位動力,有效的固定骨折椎,能避免取大塊的自體髂骨植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內鎖式人工頸椎體由兩個半椎體通過一個共同的轉軸連接構成,當兩個半椎體相互繞軸旋轉時,椎體的長度可相應的變化,當其長度變化到最短時,此時可將人工頸椎體置入被壓縮的手術椎內,同時也將內鎖栓置入手術椎的上位鄰椎的下終板及下位鄰椎的上終板上制備的小孔中,擰入加壓螺釘,在動力加壓鋼板和椎體間加壓使椎體撐開,使壓縮的骨折復位。然后將膨脹螺釘通過動力加壓鋼板上的卵圓孔擰入人體頸椎中,進一步固定內鎖式人工頸椎體。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能直接提供骨折復位動力,并且通過其特有的內鎖設計,有效的固定骨折椎。能避免取大塊的自體髂骨植骨。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內鎖式人工頸椎體的動力加壓鋼板的水平剖面構造圖。
圖2是內鎖式人工頸椎體的中矢狀剖面構造圖。
圖3是膨脹螺釘的矢狀剖面構造圖。
圖4是膨脹螺釘的膨脹部水平剖面構造圖。
圖中1.動力加壓鋼板2.卵圓孔3.半椎體的體部4.陰螺紋孔5.內鎖栓6.轉軸7.膨脹部8.膨脹螺紋9.膨脹芯的膨脹部10.膨脹芯外螺紋11膨脹芯
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中,動力加壓鋼板(1)上有卵圓孔(2)。
在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動力加壓鋼板(1)、半椎體的體部(3)、內鎖栓(5)是鑄成一體的,構成半椎體。兩個對稱的半椎體通過轉軸(6)連成一個完整的內鎖式人工頸椎體。半椎體可通過轉軸轉動使椎體的長度相應的變化。這種設計的特點是在一側動力加壓鋼板(1)和對側半椎體的體部(3)間加壓使內鎖式人工頸椎體撐開,使壓縮的骨折復位,同時可使一側動力加壓鋼板(1)與對側半椎體上的內鎖栓(5)對其間的骨質產生加壓及內鎖,有效的穩定頸椎。加壓螺絲(普通螺絲)通過卵圓孔(2)擰入對側半椎體的陰螺紋孔(5)可限制半椎體繞軸轉動。
在圖3及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膨脹芯(11)擰入可通過膨脹芯的膨脹部(9)使膨脹螺紋(8)的膨脹部(7)膨脹張開,加強膨脹螺釘對骨錨定椎體的強度,膨脹芯具有外螺紋(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明亮,未經楊明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3134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