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踩式運動單車無效
| 申請號: | 00228176.7 | 申請日: | 200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433161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6-06 |
| 發明(設計)人: | 朱國一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國一 |
| 主分類號: | B62K3/00 | 分類號: | B62K3/00;B62M1/04 |
| 代理公司: | 江門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喻新學 |
| 地址: | 5292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動 單車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車,特別是一種踩式運動單車。
單車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大多數人的日常交通工具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單車的款式都是采用前后輪支架連接的方式,單車的腳踏板是沿圓周方向一起運動,這樣在騎單車時,人的身體必須前傾,腳還要隨腳踏板不停地轉動,碰到腿不夠長或小孩騎單車時,由于夠不到最底部的腳踏板而很容易導致發生危險,而且由于騎車時身體必須長時間地前傾而頭又必須抬高看前面,因而對人的腰部和頸部都有一定的傷害,人坐在上面很不舒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踏腳板上下踩即可使單車前進的踩式運動單車。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來實現上述目的的:
車架的中部的下面的前驅動輪通過傳動帶與安裝在后輪轉軸上的從動輪連接,形成動力驅動系統,兩邊的腳踏板分別通過下面的鉸接點與兩邊的動力桿的上端連接,動力桿的下端通過鉸接點固定在車架上,動力桿的彎曲中部的活動支點上分別連有長連桿,長連桿的另一端分別通過活動支點與兩邊的短連桿的一端連接,兩邊的短連桿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驅動輪的中心軸的兩端,中心軸的兩端的短連桿錯開成180°,即是兩邊的短連桿總是處在同一條直線上,亦即一個在上另一個就在下,一個在前另一個就在后,這樣腳踏板上下踩動就可以帶動動力驅動系統運動,從而實現腳踏板上下踩即可帶動單車前進的目的。
由于本實用新型兩邊的腳踏板分別通過下面的鉸接點與兩邊的動力桿的連接到車架的活動鉸接點上,兩邊的動力桿的彎曲中部的活動支點上分別連有長連桿,長連桿的另一端分別通過活動支點與短連桿連接,短連桿的另一端錯開成180°,分別固定在驅動輪的中心軸的兩端,即是兩邊的短連桿總是處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當騎車人腿不夠長時可以調節踏板的傾斜度,腳踏板上下踩動就可以帶動單車前進,人在踩單車時不用向前傾,也不用擔心由于夠不到腳踏板而產生危險。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詳細的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安裝框架后的俯視圖;
圖3是圖1安裝框架和底板后的俯視圖。
參照圖1、圖2、圖3,車架1的前面固定有前輪2,車架1的后面固定有后輪3,后輪3的前面固定有座椅4,車架1的中部的下面有前驅動輪5,前驅動輪5通過傳動帶6與安裝在后輪3的轉軸8上的從動輪7連接,形成一個動力驅動系統,前輪2的上方通過車架1上的前支架9固定有扶手10,兩邊的腳踏板11、11″分別通過下面的可自行調節的鉸接點12、12″與兩邊的動力桿13、13″的上端連接,動力桿13、13″的下端通過鉸接點14、14″固定在車架1上,動力桿13、13″的彎曲中部的活動支點15、15″上分別連有長連桿16、16″,長連桿16、16″的另一端分別通過活動支點17、17″與兩邊的短連桿18、18″的一端連接,兩邊的短連桿18、18″的另一端分別固定在驅動輪5的中心軸19的兩端,中心軸19的兩端的短連桿18、18″錯開成180°,即是兩邊的短連桿18、18″總是處在同一條直線上,亦即一個在上另一個就在下,一個在前另一個就在后,這樣腳踏板11、11″上下踩動就可以帶動單車前進,即當腳踏板11在上方而另一側的腳踏板11″在下方時,向下踩位于上方的腳踏板11,動力桿13的下端繞鉸接點14轉動,長連桿16通過短連桿18使驅動輪5繞中心軸19轉動,當腳踏板11到達下方時另一側的腳踏板11″在上方,這時踩位于上方的腳踏板11″,動力桿13″的下端繞鉸接點14″轉動,長連桿16″通過短連桿18″使驅動輪5繞中心軸19轉動,腳踏板11″到達下方,另一側的腳踏板11在上方,如此循環。
參照圖1、圖2、圖3,前驅動輪5通過傳動帶6使后輪3轉動;車架1中部下面的前驅動輪5的兩側、前驅動輪5上面與腳踏板11、11″下面之間有框架20,框架20上有底板21,使得騎車人踏腳處有很大的空間;坐椅4上還安裝有靠背22,人可以很舒服地坐在座椅上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國一,未經朱國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2817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