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扇防裂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209421.5 | 申請日: | 2000-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4242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1-10 |
| 發明(設計)人: | 莊德財;郭威震;林國正;黃文喜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9/64 | 分類號: | F04D29/64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樹明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扇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扇,特別是一種風扇防裂裝置。
現有的風扇在使用時對發熱的裝置一般是以強制對流的方式加以散熱,如圖1所示,顯示一種習知的風扇,包括一外殼11以及一內殼12,其中外殼11具有一內側面111,且其外側環設多數個葉片112,內側則自內側面111突出多數個卡肋113。外殼11通常以易成型的材料,如塑料或樹脂材料制成,內殼12則通常以高強度的金屬材料制成,并以緊配合方式裝設于外殼11的內側,其功能為保護內部環設的材質較軟的磁帶不會因裝配而變形,并減少磁帶的磁漏現象??ɡ?13可減少裝配外殼11與內殼12時將內殼12壓入外殼11中所需的壓力,以降低裝配時因施壓而造成外殼11破裂的危險性。
一般風扇的運轉,是于溫度較低時啟動,漸漸地,由于欲散熱裝置或風扇定子本身發出的熱量,風扇的溫度會逐漸地升高。舉例而言,于氣候較寒冷的地區,風扇的溫度即會從約-10℃左右開始,逐漸升高至約50℃。然而由于外殼11與內殼12是以不同的材料制成,故其具有不同的熱膨脹系數。例如,一般制成外殼11的PC材料,其熱膨脹系數約為2.5×10-7in/in°F,而制成內殼12的金屬材料,其熱膨賬系數則約為6.5×10-6in/in°F,兩者相差約26倍左右,所以若散熱風扇受熱膨脹,位于內部的內殼12將膨脹得比外殼11還快,而導致外殼11因內殼12的擠壓而破裂。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風扇防裂裝置,使風扇受熱膨脹時,外殼不易因內殼的擠壓而破裂。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風扇防裂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外殼,具有一內側面;
多數個扇葉,環繞連接于該外殼外側;以及
多數個卡肋,自該外殼的內側面向其內部突出,且其突出的方向與該外殼的徑向之間成一非零度的夾角。
所述的風扇防裂裝置,其特征在于:
一內殼設置于該外殼內側,并與該多數個卡肋緊配合。
所述的風扇防裂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外殼可由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的風扇防裂裝置,該內殼可由金屬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由于當風扇的內殼受熱膨脹時,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防裂裝置的受擠壓的卡肋可以彎曲變形,故可籍具有防裂設計的該卡肋本身的彎曲形變,來承受一部份內殼向外擠壓的應力,使外殼不易因內殼的擠壓而破裂。
以下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附圖圖面的說明如下:
圖1為一種習知的風扇構造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一局部放大示意圖,顯示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防裂裝置各部份因受熱而變形的情形。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請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的風扇防裂裝置,包括一外殼11,外殼11具有一內側面111;多數個扇葉環繞連接于該外殼11外側;以及
多數個卡肋114自該外殼11的內側面111向其內部突出,一內殼12設置于該外殼11內側,并與多數個卡肋114緊配合。其中本實用新型的卡肋114與圖1中習知的卡肋113不同處,在于卡肋114自外殼11的內側面111向其內側突出的方向A,與外殼11的徑向B成一非零度的夾角θ。換句話說,在圖2中,由卡肋114與內側面111的連接處向卡肋114的未端的方向(圖2中的方向A),與由卡肋114與內側面111的連接處向外殼11的中心的方向(圖2中的方向B)之間的夾角θ不為零度。
請參照圖3,當風扇防裂裝置受熱膨脹之后,內殼12的體積會略為膨脹至圖3中12’所示的位置,因而擠壓卡肋114。內殼12對卡肋114施力的方向如圖3中所示是實質上平行于外殼11的半徑方向B??ɡ?14受到擠壓后,由于其延伸的方向A與外殼11的半徑方向B成一非零度的夾角θ,所以會彈性變形至114’的位置。亦即,卡肋114能夠稍微地彎曲,以吸收內殼12對其所施加的擠壓應力。
在圖1的習知技術中,由于卡肋113的延伸方向與外殼11的半徑方向平行,所以內殼12的膨脹對卡肋113而言是產生壓應力。在這種情況下,卡肋113以彈性變形吸收應力的能力有限,所以內殼12膨脹后,對卡肋113擠壓而產生的應力大部份是由外殼11承受。然而,在圖3中,卡肋114是以稍微彎曲的方式來吸收應力,其吸收應力的能力會比習知技術佳,因此,外殼11所承受的應力會比習知技術少,使外殼11較不易因溫度的變化,而產生被內殼12擠壓而破裂的情形。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例如本實用新型也可將卡肋修改成如圖4所示的形狀,使各卡肋分別向兩個方向延伸,同樣能達到上述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94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雙柱機械式汽車舉升機
- 下一篇:一種水箱拉絲機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