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茶葉理條機無效
| 申請號: | 00208176.8 | 申請日: | 2000-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427974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5-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友林 |
| 主分類號: | A23F3/06 | 分類號: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46001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理條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茶機械,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連續自動制茶機上的茶葉理條機。
茶葉是我國人民傳統的飲料,其制作方法已由過去的手工制作變為現在的機械制作。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制茶機有殺青機、理條機、烘干機等,它們都是獨立作業,且每臺機械至少1-2人操作,費工、費時、效率低,制出的干茶成本高。同時由于每臺機械之間沒有直接聯系,不能連續起來作業,在上一道工序到下一道工序之間需人工搬運,有時來不及制作,造成茶葉堆積,經常出現茶葉形變、質變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連接殺青機和烘干機,實現連續自動制茶,而且能均勻地分撒茶葉的理條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茶葉理條機包括機架、炒葉槽、爐膛、煙囪,所述炒葉槽傾斜地放置在機架上,其前后部位均通過軸套與機架上的軸活動連接;炒葉槽的進葉部位設有導葉板,導葉板下方設有若干個凹口,該凹口與炒葉槽的各個槽口相對應;在炒葉槽底部還設有一傳動桿,傳動桿一端與炒葉槽固定,另一端與電動機動力輸出端上的傳動盤偏心連接。
由于在理條機炒葉槽進葉部位設有導葉板,設置在導葉板下方的凹口與炒葉槽的各個槽口相對應,由殺青機殺青后的茶葉從滾筒的出葉口撒落到所述理條機炒葉槽進葉部位的導葉板上,便由各個凹口比較均勻地落入炒葉槽各槽口內,這樣無需人工搬運,人工撒葉。又由于炒葉槽底部設有傳動桿與電動機的傳動盤偏心連接,在電動機的動力作用下,通過傳動桿帶動炒葉槽作往復運動,再因炒葉槽傾斜放置,茶葉在槽口內便能自動向下緩慢滑行,然后落入烘干機的進葉部位上,也無需人工搬運。由此可見,該理條機能使殺青機、理條機、烘干機依次連接組合在一起,殺青、整形、烘干一氣呵成,大大節省人力,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間歇式生產中因搬運、儲放對茶葉形質的損害。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茶葉理條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茶葉理條機的炒葉槽俯視圖;
圖3是圖2所示理條機炒葉槽的右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茶葉理條機與殺青機、烘干機連接方式示意圖。
由圖1可見,本實用新型茶葉理條機包括機架1、炒葉槽2,為了殺死殘余酶、整形和蒸發水份,且不致于烤焦茶葉,在炒葉槽2的下方設置先高溫后低溫兩個爐膛3、4,以及煙囪5、6。所述的炒葉槽2采用了特制長槽,這樣便延長了茶葉的理條時間,茶葉的形更挺直。炒葉槽2是進葉部位高,出葉部位低傾斜地放置在機架1上,又如圖2可見,機架1上設有兩根軸7、8,炒葉槽2前后部位分別通過軸套9、10與軸7、8活動連接。再參見圖1,在炒葉槽2的進葉部位設有一導葉板11,該導葉板11傾斜地固定在炒葉槽2進葉部位,以便于殺青機的出葉口與導葉板11相連。在導葉板11與炒葉槽2的連接處還設有若干個凹口12,該凹口12與炒葉槽2的各個槽口13相對應。在炒葉槽2的底部設有一傳動桿14,該傳動桿14設在炒葉槽2底部中間位置,傳動桿14一端與炒葉槽2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變速后的電動機動力輸出端上的傳動盤15偏心連接。所述傳動盤15安裝在轉軸16一端,轉軸16另一端還安有一傳動盤17,該傳動盤17通過皮帶與殺青機的殺青滾筒連接。
為了便于茶葉更加均勻地進入炒葉槽各個槽口內,由圖3可見,在凹口12下方設有用來調節茶葉進量的調節板18,該調節板18通過螺栓19與凹口12固定,且可通過凹槽20上下調節。
由圖4可見,茶葉理條機通過導葉板11與殺青機的出葉口連接,理條機炒葉槽2出葉部位與烘干機的進葉口21相連接。另外,殺青機與理條機共配一臺電動機,烘干機組另配置一臺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電動機變速后,通過傳動盤17帶動殺青機滾筒轉動,同時通過傳動盤15帶動理條機炒葉槽2底部的傳動桿14往復運動,從而帶動炒葉槽2在固定軸7、8上來回往復運動。當各爐灶燒到適當溫度時,人工將鮮葉連續投入殺青機的入葉口進入滾筒內,茶葉在滾筒內連續翻滾殺青,由出葉口自行撒落在理條機炒葉槽2進葉部位的導葉板11上,由凹口12均勻地落入炒葉槽各個槽口內。由于進葉量中間較多,可將中間部位凹口12下方的調節板18調高,兩邊凹口12下方的調節板18調低,這樣落入槽口13內的茶葉更加均勻。炒葉槽2下方設有先高溫后低溫兩爐灶3、4供熱能,炒葉槽2往復運動,茶葉在槽內因受慣性力的作用,而產生擠壓、抖動、翻轉運動,形成挺直形,并沿著傾斜的炒葉槽緩慢下滑自動撒落到烘干機的進葉部位21上。另外,機架上的軸7、8均可上下調節,用來控制炒葉槽2的傾斜度,以此控制茶葉在槽口13內的下滑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友林,未經劉友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81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帶提手包裝盒
- 下一篇:液壓制動自動調整制動輪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