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人力稻麥收割機無效
| 申請號: | 00208031.1 | 申請日: | 2000-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76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2-07 |
| 發明(設計)人: | 鄧玉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鄧玉敏 |
| 主分類號: | A01D34/46 | 分類號: | A01D34/46 |
| 代理公司: | 洛陽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陳元剛 |
| 地址: | 471832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人力 麥收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物的收獲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不用動力的人力小麥水稻收割機。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每到農忙收獲季節,多數農村仍采用人力,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收割小麥、水稻,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盡管有大型聯合收割機問世,但它只適用于平原或大面積作物區。目前廣大農村,尤其是山區,小塊土地較多,作物種植分散,加之承包制的生產方式,廣大農戶迫切希望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前幾年市場上出現的一些麥稻收割機械,不少產品質次價高,不是農民買不起,就是使用效果不佳,有些推廣不開。考慮到節約能源,減少環境污染的長遠目標,農村市場呼喚新型收割機的出現。
本發明的任務是提供一種新型人力稻麥收割機,它能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工作效率,適合個體農戶使用。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為:在帶有支撐輪、驅動輪、手柄、分攏器的機架上裝置一行走裝置,該裝置的核心是在導向輪軸上裝有兩個導向輪,導向輪又分別焊接有一導向輪傳動桿;而該傳動桿又與互相鉸接的兩個導向連桿鉸接連在一起,當人手推動主工作桿前后移動時,導向輪軸只會朝一個方向轉動,并通過與驅動輪軸的傳動而使整個割麥機前進;在機架上還裝有一切割裝置,其切刀軸上端有一傘齒輪,該傘齒輪與帶有可前后移動的主工作桿的一大傘齒輪嚙合,而在切刀軸的下端裝有一動刀片和兩片定刀片,且動刀片在兩片定刀片之間放置;在機架上還裝有一旋送裝置,該旋送裝置的一個大鏈輪軸上象行走裝置的導向輪軸一樣裝有一對導向輪,導向輪又分別焊接有導向輪傳動桿,而該傳動桿又與連接在“L”形水平連桿上的兩導向連桿鉸連,大鏈輪通過鏈條與裝有旋麥輪的旋麥輪軸連接在一起,這樣當主工作桿在人力作用下前后移動時,在“L”形水平連桿作用下大鏈輪只會朝一個方向轉動,并傳動使旋麥輪沿一個方向轉動,旋麥輪軸的下端裝的小鏈輪通過鏈條與大鏈輪連接;在旋麥輪的周邊上裝有一些撥齒和壓條。
此外,行走裝置中導向輪軸和旋送裝置中大鏈輪軸上分別固定安裝的導向輪個數可以是單數。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
1、降低收割農作物時的勞動強度且工作效率高,每小時可收獲小麥一畝以上。
2、本實用新型在硬地、虛地、山坡地、平原地區均能使用,適用區域廣。
3、本機切割刀片便于拆裝、維修、更換。
4、整機重量輕,工作時易操作、省力,成年人使用時只需要五公斤左右的力即可。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機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機行走裝置傳動示意圖。
圖3是本機行走裝置中導向輪安裝連接示意圖(大鏈輪23軸上安裝的導向輪22、35亦同此)。
圖4是本機切割裝置傳動示意圖。
圖5是本機切割裝置中切割刀片安裝示意圖。
圖6是本機旋送裝置傳動示意圖。
圖7是本機旋送裝置中旋麥輪俯視圖。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是這樣的:在裝有兩個支撐輪27、兩個驅動輪16、可伸縮長度的手柄1及分攏器29的機架15上,豎直安裝(見圖4)帶有大傘齒輪5的主工作桿4,使其可以往復轉動,在主工作桿4的上端接裝操作桿2,將上端帶有小傘齒輪31,下端裝有兩個定刀片33和動刀片34的切刀軸32裝在機架15的中部,并使小傘齒輪31與大傘齒輪5互相嚙合,動刀片34在兩定刀片之間(見圖5)。在機架15上另裝一與大傘齒輪5嚙合起平衡作用的小傘齒輪30,這樣構成割麥機的切割裝置。
在機架15中部裝一豎直杠桿19,使其可以繞固定點轉動(見圖1、圖2),將帶有兩個導向輪9、10的導向輪軸11安裝在機架15上,使其一端帶有的主動鏈輪13能通過鏈條14與驅動輪軸17上的從動鏈輪18連接起來,導向輪9、10分別焊接有導向輪傳動桿8、12(見圖3),而該導向輪傳動桿8、12又分別鉸連有導向連桿6、7,且導向連桿6、7的另一端共同鉸連于豎直杠桿19的上端鉸接點,這個鉸接點通過連桿3與主工作桿4的中部鉸連,這樣構成割麥機的行走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鄧玉敏,未經鄧玉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803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