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術縫合線、止血鉗、剪固定器無效
| 申請號: | 00207499.0 | 申請日: | 2000-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2538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1-03 |
| 發明(設計)人: | 梁建紅;劉金玲;李懷娟;李虹;楊彩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建紅;劉金玲;李懷娟;李虹 |
| 主分類號: | A61B19/00 | 分類號: | A61B1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1003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術 縫合線 止血 固定器 | ||
本實用新型屬于臨床手術輔助用具領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種手術縫合線、止血鉗、剪固定器。
目前,臨床在實施手術時,使用的縫合線主要有4#、7#、10#三種型號。由于縫合線需保持一定的濕度,因而在使用前一般要將這三種不同型號的線束用水打濕后依次放置于濕紗墊中用治療巾包裹的方法整理手術縫合線。這種方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抽線時摩擦力大,易形成線結,若用力過大還會造成線束滑脫的現象,二是線頭較多,易造成混亂,且裸露在紗墊外的線頭會因手術器械等的摩擦而變得膨松,不利于穿針。另外,臨床使用的手術器械,如止血鉗、剪等,用量較多,因沒有專用的固定器,大多是放置在包裹線束的治療巾包裹上,當線束滑脫、打結或需添加時,必須先移開止血鉗、剪等才能操作,不僅操作不便、耽誤手術時間,且手術器械還易碰落散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產生,提出一種結構設計簡單、使用方便的手術縫合線、止血鉗、剪固定器。使用該固定器不僅可使手術縫合線與止血鉗、剪等分開管理,互不干擾,且可避免手術器械碰落散亂及手術縫合線易打結、滑脫、線頭膨松等弊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其主要由繞線柄、分線器及固定架組成,繞線柄上具有多個凸起的用于纏繞縫合線的棱條,與繞線柄配合使用的分線器套接在繞線柄上,其與繞線柄一同設置在固定架內,固定架的外壁上設有多個用于固定止血鉗、剪的卡臺。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由于其繞線柄可將不同型號的手術縫合線分開纏繞,且線頭從繞線柄和固定支架間引出自行分散,線頭懸空防止摩擦,因而在實際使用中,各種型號的線不相混,線束不會打結,線頭不會膨松。當手術縫合線干后,只需抽出繞線柄,用水打濕后再裝上即可,非常方便。另外,止血鉗、剪等可固定放置在固定架上,不會碰落散亂,實現與手術縫合線分開管理,使器械臺整齊干凈。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部示意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繞線柄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下: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主要由繞線柄1、分線器2及固定架3組成,繞線柄1上具有多個凸起的用于纏繞手術縫合線的棱條4(本實施例為三條),其一端設有手柄5及擋片6。分線器2套接在繞線柄1上,其內壁結構與繞線柄1上凸起的棱條結構相吻合,目的是可與繞線柄1緊密配合使用,從而使纏繞在繞線柄1上不同型號的手術縫合線在抽出時不會出現散亂現象。分線器2及繞線柄1均設置在固定架3內。固定架3為圓筒型結構,其兩端設有片狀支架7,在固定架3的圓筒外壁上設有多個用于卡放止血鉗、剪的卡臺8。設置在固定架3內的繞線柄1其前端與固定架3上一端的片狀支架7插接固定連接。分線器2其手術縫合線線頭引出端設計為凹凸臺階結構,作用是套接在繞線柄1上時與其上的擋片6插接固定連接,設置在固定架3內時與固定架3一端的片狀支架7的連接處形成間隙,使手術縫合線的線頭引出,在固定架3使手術縫合線線頭引出端的片狀支架7的外表面上呈點狀設有米粒狀棘刺,其作用是把同型線束打散以利于單線抽出。本實施例在使用時,先把手術縫合線用水打濕,然后按不同的型號分別纏繞在繞線柄1的楞條4上,套接上分線器2,插入固定架3內,把所需手術器械,如止血鉗、剪等,依次卡放在固定架的卡臺8上。在使用過程中,若需重新添加手術縫合線,或者手術縫合線需打濕時,只要抽出繞線柄后即可操作,非常方便實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建紅;劉金玲;李懷娟;李虹,未經梁建紅;劉金玲;李懷娟;李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749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變色光導標志板
- 下一篇:一種高爐泥炮組合炮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