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腦CPU散熱座無效
| 申請號: | 00205106.0 | 申請日: | 2000-02-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6535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1-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仁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20 | 分類號: | G06F1/2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宋義興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腦 cpu 散熱 | ||
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電腦CPU散熱座,尤其是指一種設置于筆記型電腦之中,可減小散熱元件組件厚度,并具有增強散熱座散熱效果的電腦CPU散熱座。
目前筆記型電腦已經被廣泛使用,其攜帶方便,且具有強大的文書處理能力已經是許多商業人士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加上現在INTERNET的漸漸普及,喜好上網的人士為了可以隨時上網瀏覽自己喜好的網頁,以擷取所需的數據信息,更加強了筆記型電腦的普及率。
然而筆記型電腦已漸漸趨向輕薄的方向發展中,所有筆記型電腦的制造廠商無不以研發出更輕、更薄的筆記型電腦為其主要工作目標,而為使筆記型電腦能夠達到上述的要求,其中的元件亦漸往輕薄的目標發展中。
電腦元件的中最重要的元件便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而CPU即是電腦的中樞,其運作時所散發出的熱亦較其他電腦元件來的高,故通常均會在其上裝有一小型散熱器以使CPU能夠正常的運作,而不會因為高熱而發生故障。
如圖4所示,在傳統的散熱器中,乃由一與CPU相接觸的導熱基體20旁設有導熱用的散熱片21,而于散熱片21上,疊置有一散熱風扇22,利用導熱基體20將CPU(圖中未示)所產生的熱量利用金屬的熱傳導效應,將熱量傳導至散熱片21上,再利用散熱片21上的散熱風扇22朝散熱片21送風散熱,以保持CPU維持一正常溫度,而不會因為高溫而損壞。
但由于整組散熱器的構件組合上,其中散熱風扇22乃疊置于散熱片21上,因而造成了整組散熱器厚度的增加,且散熱片21為多數片散熱鰭片平行設置組合的結構設計,當散熱風扇22朝散熱片21送風時,散熱片21無法將熱風順利送出散熱器外,而導致散熱效果不佳。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置于筆記型電腦中,可減小散熱元件組件厚度,并具有增強散熱座散熱效果的電腦CPU散熱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導熱基體,其上形成有一接觸體;一風扇容置室,形成于導熱基體旁;散熱件,形成相對于風扇容置室與導熱基體相連邊的另一邊上;一風扇,恰可設置于前述風扇容置室之中。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另可于導熱基體處延伸一導熱性更佳的導熱金屬至風扇容置室處。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散熱件可為多數片散熱片。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散熱件可為多數塊散熱肋塊。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散熱件可為多數片散熱片與多數塊散熱肋塊的混合結構。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導熱基體上亦可形成有接觸體與多數塊肋塊。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于風扇容置室與導熱基體連接邊上可形成有一缺口。
前述的電腦CPU散熱座,其特征在于:于風扇容置室上覆蓋有一蓋體,而蓋體上形成有進氣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即在于有別于傳統風扇疊堆于散熱片上,而將風扇與散熱片的厚度合而為一,而確實減低了散熱座的厚度,更方便裝配于更輕薄的筆記型電腦中,且其散熱效果更較傳統結構來的優良。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特征及目的。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導熱金屬的設置示意圖。
圖4是傳統散熱器結構的立體圖。
現請參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乃在一與CPU(圖中未示)接觸的導熱基體10旁形成有一風扇容置室12,風扇容置室12中設置有一風扇15,而風扇容置室12與導熱基體10中間一側形成有-缺口14,風扇容置室12相對于形成缺口14的另-側則形成有散熱件13,另導熱基體10上形成有一接觸體100與CPU相接觸。
現請參看圖2所示,風扇容置室12空間恰可容納風扇15于其中,另外在導熱基體10上可形成多數的肋塊11,利用多數肋塊11間的空隙,使得風扇15于在風扇容置室12中運轉送風時,所送出的散熱風可經由肋塊11間的空隙使得導熱基體10的熱量得以散去,進而使CPU的熱量可以繼續傳導至導熱基座10的接觸體100處以進行散熱,而風扇15所送出的散熱風大部份均經由散熱件13處排出散熱座中,利用如此可達確實有效的散熱效果。而由于風扇15乃容置于風扇容置室12中,故也不會有厚度增加的問題,使得散熱座的厚度得以大幅降低,達到組件厚度不致過厚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51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