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滑鼠上第三軸輸入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200719.3 | 申請日: | 2000-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415379Y | 公開(公告)日: | 2001-01-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順;謝政良;呂淑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慶順;謝政良;呂淑芬 |
| 主分類號: | G06F1/00 | 分類號: | G06F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滑鼠上 第三 輸入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滑鼠技術領域,是一種滑鼠上第三軸輸入裝置,特別是指一種第三軸上滾輪的直接傳動產生光電感應的結構。
已有的的滑鼠上第三軸輸入裝置的結構(如圖1、圖2、圖3所示),指在一滑鼠10上再安裝有一第三軸(Z軸)輸入裝置20,使滑鼠10增加卷動使用功能;滑鼠10包括有一底座101、一上蓋102、一主電路板103、一左鍵開關及一右鍵開關等均為已有的的技術
第三軸輸入裝置20設有一中空的殼體1,殼體1位于滑鼠10內的主電路板103前側所預留的缺口104處,并樞設在滑鼠10的底座101上,在殼體1的兩側各設有一樞接片11,樞接片11上并具有貫穿孔12,底座101在相對應于樞接片11位置處直立延伸設有凸柱105,并在凸柱105上套設有一彈性元件106(彈簧),樞接片11的貫穿孔12套設在凸柱105頂端,并抵靠在彈性元件106上。
殼體1在相對于樞接片11的另兩側則向上延伸沒有兩夾槽13、14,殼體1的一側延伸有一支桿15,支桿15處并對應于一微動開關107。
有一滾輪2樞設在中空殼體1內,滑鼠10的上蓋102在同時鄰近于左鍵開關與右鍵開關的中間位置處設有一長形開孔108,使滾輪2作為滾動面的一部分從該長形開孔108處凸露于滑鼠10外表處供操作使用。
滾輪2一側邊形成為一封閉面,在封閉面上設有一卡柱21,卡柱21卡合在殼體1一側所設的夾槽13中,使滾輪2固定于殼體1中,在該滾輪2封閉面的一側邊上設有環繞著圓周的復數個定位凹孔22,殼體1相對應于滾輪2的一面則設有一定位栓16,滾輪2另一側邊為未封閉的開口,便使滾輪2內形成一容置空間23,在容置空間23內設有一齒輪組的主動輪24。
設有一光學機構3,使光學機構3套設在滾輪2的容置空間23內,具有一中空外殼31,于外殼31未容置于容置空間23內的一側邊樞接有一卡掣片32,由該卡掣片32卡合在殼體1另一側的夾槽14中,外殼1位于容置空間23內的一側邊嵌扣有一蓋板39,設有一齒輪組的被動輪33,使滾輪2轉動時,主動輪24與被動輪33相互嚙合轉動,被動輪33由一連桿331嵌扣在蓋板39的嵌槽34,并于外殼31內與光柵轉盤蓋35及光柵轉盤36相連接,在對應于該光柵轉盤36的位置處設有紅外線發射接收單元37,并藉由線路與一電路板38相接,該紅外線發射接收單元37作為傳遞訊號之用,電路板38再藉線路與滑鼠10的主電路板103相接。
當使用者滾動第三軸輸入裝置20的滾輪2時,滾輪2內的主動輪24即會帶動從動輪33,使光柵轉盤36跟著轉動,而紅外線發射接收單元37即會根據紅外線發射和接收的狀態將訊號傳遞至電路板38上,再傳送至滑鼠10的主電路板103上,當使用者向下按壓滾輪2時,與滾輪2樞接在一起的殼體1上的支桿15即會向下按壓到微動開關107,而控制第三軸座標的啟動,由于殼體1抵靠在彈性元件106套設的凸柱105上,當滾輪2帶動殼體1向下按壓時,由該彈性元件106而有一回復力量,同時,亦可緩沖向下按壓所產生的力量,在該滾輪2的側邊上設有定位凹孔22,殼體1相對應于該滾輪2的定位凹孔22處則設有一定位栓16,滾輪2不再轉動后,定位栓16會定位在定位凹孔22中,使滾輪2不致任意轉動,使到達指定位置的第三軸座標不會亂移動,而有定位的功能。
上述為一種相當好的滑鼠第三軸輸入裝置,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制造,發現其結構略為復雜,而且在實際的使用效果上由于滾輪的主動齒輪與被動齒輪的光柵轉盤間有一傳動速率差存在,也有元件的制造間隙差,使得于滾動的傳動成為間接的傳動,一來增加感應時的時間誤差,二來也容易造成訊號傳訊的誤差,三來使用上的錯誤性也被提高,又,于整體結構組裝上,更有一特別不方便的位置,那就是被動齒輪需以一連桿卡接在蓋板的嵌槽中,對準不易,不但需要較高的精密度與裝配度,而且不易于運用自動插件方式,大部分需要以人工來裝配,讓制造成本提高,為了更符合實際需求,申請人乃進行研發,以解決已有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滑鼠上第三軸輸入裝置,以直接設置于滾輪上的環圈形成光柵轉盤部,能節省數個零件,降低制造的程序與過程,因此能以較低的成本組合而成,即以簡易的結構與組裝解決制造上的問題;以直接傳動方式與光學元件進行匹配,由于間隙的整體誤差已縮至最小,因此能產生較已有的精確的感應,讓第三軸的操作更能精確,能降低操作的時間。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慶順;謝政良;呂淑芬,未經王慶順;謝政良;呂淑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07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