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帶式輸送機的調心托輥無效
| 申請號: | 00200441.0 | 申請日: | 2000-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403747Y | 公開(公告)日: | 2000-11-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榮第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榮第 |
| 主分類號: | B65G39/16 | 分類號: | B65G39/16 |
| 代理公司: | 煤炭工業專利事務中心 | 代理人: | 張蘊 |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輸送 調心托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帶式輸送機的調心托輥,尤其適合于煤礦井下使用的STJ型帶式輸送機和其它如固定繩架吊掛式、固定繩架落地式、可伸縮帶式輸送機,也可用于固定式帶式輸送機。
目前,現有的摩擦調心托輥和錐形調心托輥均為回轉機構下置式,即支撐橫梁以及安裝在支撐橫梁之上的能實現側輥軸線偏轉功能的回轉機構均安裝在輥子的正下方,這對于輸送帶上下分支之間距離較大(530mm)的固定帶式輸送機是適宜的。而煤礦井下大量使用的STJ型帶式輸送機,其上下分支輸送帶之間的距離太小,只有260mm,沒有安裝上述調心托輥的空間。與固定式帶式輸送機相比,STJ型輸送機工作環境惡劣、輸送物料塊度較大、含水量較多,且巷道在地壓影響下易變形,進而影響輸送機的安裝精度。因此,STJ型輸送機更易發生輸送帶跑偏現象。目前,STJ型輸送機所使用的承載托輥在中間架上的安裝位置為需要人工調整的幾個固定擋位,沒有實現自動調心的功能。這種被動式的人工調節不僅費時費力,也不能及時地解決輸送機在運轉過程中隨機發生的輸送帶跑偏問題,以至常常造成跑煤甚至輸送帶撕裂等事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帶式輸送機的調心托輥,尤其適合于諸如STJ型帶式輸送機使用的能實現自動調心、且糾偏力強、安全可靠的斜后聯式調心托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種用于帶式輸送機的調心托輥,包括中部輥和兩側輥。用以支承上述輥子實現滾動的活動托架設于其下,在與輥子工作時旋轉方向的反向一側通過回轉機構將所述活動托架同具有聯動機構的固定支架相連接。
上述回轉機構位于托輥的中部,它包括相對于中部輥的垂直中心線Y-Y呈傾斜設置、且中部位置切成平面的軸,套裝于該軸上的軸承和在中部設有開口的軸承座,以及在軸中部平面處由銷軸固定的分別與活動托架和固定支架實現連接的π型卡和Y型曲柄。
以軸線o-o’為回轉中心的回轉機構,其回轉中心線o-o’與所述中部輥的垂直中心線Y-Y之間的傾斜夾角為60°>γ>0°。
具有聯動機構的固定支架包括槽鋼橫梁和固定設于橫梁兩端用于與輸送機中間架卡接的掛鉤,聯動機構位于離開輥子方向的橫梁一側;由鉸接于槽鋼橫梁下翼緣的搖桿、設于搖桿上的撥輥和在兩搖桿之間可擺動地實現連接的連桿共同構成的聯動機構,通過固接于連桿中部的連接板與上述回轉機構中Y型曲柄相鉸接。
上述聯動機構中,兩搖桿對稱設置于連桿的兩端,且與連桿在初始位置時應相互垂直。由兩搖桿和連桿組成的平面與中部輥的垂直中心線Y-Y相平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先進適用。解決了諸如STJ型帶式輸送機因輸送帶上下分支距離狹小而不能安裝回轉機構下置式調心托輥,造成沒有自動調心功能的技術難題。提高了該型輸送機運行的可靠度。
2、糾偏力大。與回轉機構下置式相比,在輥子偏轉角相同的情況下,產生的糾偏力較大。這是因為除了由輥子偏轉角產生的主要糾偏力兩者相等外,傾斜后置式較下置式多出兩項附加糾偏力。其一,下置式輥子偏轉時,回轉中心兩側的輥子都向輸送機縱向中心線移近,所以由輥子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所產生的對輸送帶的橫向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互相抵消。而后置式回轉中心兩側的輥子在偏轉時,均向輸送帶偏移一方相反的方向移動,這時輥子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所產生的對輸送帶的橫向推力均與輸送帶偏移方向相反,因而形成一個附加糾偏力。其二,本托輥在偏轉時輸送帶偏移一側的輥子外側升高,另一側則下降,活動托架連同輥子一起向輸送帶偏移方向相反側傾斜,使得該區段所承載的物料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產生一個與輸送帶偏移方向相反的滑動趨勢,這個滑動趨勢使物料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力形成推動輸送帶恢復到原始位置去的附加糾偏力,這是其它類型調心托輥所沒有的功能。
3、運行安全可靠。撥輥在輸送帶允許偏移范圍內可自由擺動,對輸送帶不產生約束;在輸送帶偏移超出最大允許范圍時,撥輥將移出輸送帶偏移路徑,對輸送帶不產生阻擋,且撥輥表面無棱角,不會對輸送帶產生破壞,消除了因撥輥的阻擋作用可能導致輸送帶撕裂這一隱患。
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2中的A--A剖面視圖;
圖4為圖3中的B--B剖面視圖;
圖5為圖3中的C--C剖面視圖;
圖6為圖4的D向視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榮第,未經劉榮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2004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