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三碼漢字輸入法無效
| 申請號: | 00135615.1 | 申請日: | 2000-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297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1-05-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書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書超 |
| 主分類號: | G06F3/023 | 分類號: | G06F3/02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三碼 漢字輸入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電腦鍵盤上輸入漢字的代碼軟件編程設計,尤其是提供一種簡單易記、易學,符合中國人的漢語基礎,易普及推廣的全三碼漢字輸入法。
目前,公知的漢字輸入方法,如“表形碼輸入法”、“五筆字形輸入法”、“拼音輸入法”等均存在較明顯的缺陷;“五筆字形輸入法”等,要求鍵入者必須強記漢字的拆分規則及其字根的編碼,由于漢字的基本構件和結構特征的復雜性,決定了此類方法繁瑣、難記、難學;而“拼音輸入法”等編碼較長,重碼率高,選字麻煩,效率低下。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三碼漢字輸入法,此方法以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為依托,鍵入者只需幾分鐘既可掌握;所有漢字一律用三碼(包括空格鍵)輸入,簡單明了、易推廣,鍵入效率高。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所有漢字的輸入編碼均為三碼,一個字母為一碼;不足三碼時,以空格鍵替代。為便于記憶,在此引入數位概念,即自左向右依次稱之為百位碼、十位碼、個位碼。
二、百位碼為該漢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即有聲母時為該聲母的第一個字母,零聲母時為該音節的第一個字母。漢語拼音方案中可做音節開頭的共有23個字母,這樣百位碼共有23個編碼可供選擇,即:A、B、C、D、E、F、G、H、J、K、L、M、N、O、P、Q、R、S、T、W、X、Y、Z。
三、十位碼為該漢字的部首編碼。當該漢字含有兩個和兩個以上的部首時,則以書寫順序在前的部首編碼為十位碼;當該漢字不含規定部首(即零部首)時,十位碼以空格鍵替代。十位碼以26個字母組成26個編碼,每個編碼含兩個基本部首,所選部首均為高頻部首。
部首及編碼列表如下:
其中:部含“卩”、“力”;“冫”部含“氵”;“钅”部含“金”,“冖”部含“宀”;“艸”部含“卅”;“牛”部含“丬”;“木”部含“禾”。
四、個位碼為該漢字的最末一個筆劃的編碼。如該字為部首成字(即該字本身即是部首),個位碼以空格鍵替代;如該字部首在字末,則以部首前一筆的筆劃編碼做為個位碼。為減少重碼,根據漢字最末一筆的位置特征和書寫特點,將“一”、“丨”、“丿”、“”、“丶”、“”六類基本筆形做了細分細化,共細化為26種筆形,設26個編碼。列表如下:
四、對高頻漢字設計有簡碼輸入,其編碼為該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再加兩個空格鍵;高頻漢字也可按三位編碼輸入。高頻漢字共23個,簡碼如下:
A、啊;B、不;C、常;D、的;E、而;F、發;G、工;H、和;J、經;K、可;L、了;M、們;N、你;O、歐;P、平;G、其;R、人;S、是;T、他;W、我;X、西;Y、一;Z、中。
五、本方案字庫中包括GB2312-80中的全部漢字及其余較常用漢字。
六、本方案一般不會出現重碼;一旦出現,選字碼為所選漢字的順序號,未選者自動息去。
七、用本方案直接輸入詞匯時,均用四碼輸入。輸入雙音節詞匯,輸入編碼為字母“I”加該詞匯兩個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和最后一字的末筆編碼;輸入三音節或四音節詞匯時,輸入編碼為字母“U”加該詞匯第一字、最后一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和最后一字的末筆編碼;輸入四音節以上的多音節詞匯,輸入編碼為字母“V”加該詞匯第一字、最后一字的第一個拼音字母和最后一字的末筆編碼。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可以使具備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的鍵入者,只需幾分鐘即可掌握鍵選漢字的方法,所有漢字一律三碼輸入,簡單明了,易記易推廣,鍵入效率高。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方案進一步說明。
根據此方案的取碼原則,所有漢字的輸入編碼均為三碼,百位碼為其第一個拼音字母、十位碼為其第一個部首編碼、個位碼為最末筆劃編碼;不足三碼時以空格鍵替代;按以上取碼原則,鍵入人只要具有現代漢語基礎知識,稍加學習和記憶,即可輕松地掌握漢字輸入方法;而且重碼率低,輸入效率高;由于本方案以漢語基礎知識為依托,并且引入數位概念,因此具有可聯想記憶、形象記憶的突出特點,可歸結的記憶口決為:“全三碼:百拼音、十部首、個筆劃”。
現舉例如下:(見下頁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書超,未經李書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3561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冰糖葫蘆的包裝方法
- 下一篇:稻草漿中、高檔文化用紙及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