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133977.X | 申請日: | 2000-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353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游承諭;徐瑞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H01L23/3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何秀明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鰭片形 電子元件 散熱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元件散熱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
由于所有的電子元件都會消耗電力,因此對于每一個電子元件來說,或多或少都會因為電力的消耗而產生熱能。在這樣的前提下,當電子元件使用的時間越長,產生的熱量自然就會越多。如果沒有采取良好的散熱措施,電子元件的溫度就會逐漸上升。一般說來,任何電子元件都有其正常的工作溫度范圍,一旦電子元件本身的溫度超出這個工作溫度范圍的時候,電子元件的運作結果就可能發生錯誤。因此,如何為電子元件采用良好的散熱措施就顯得十分重要。
參照圖1,其顯示公知技術中使用在電子元件上的散熱裝置,散熱裝置10中包括一塊導熱板100,以及數片散熱片110。導熱板100貼附在發熱的電子元件的表面上,以吸收電子元件所散發出來的熱量。然后,再經熱傳導將熱能傳遞到散熱片110上,根據增加散熱時所能使用的面積而達到快速散熱的效果。然而,這樣的作法有幾種缺陷。首先,由于散熱片數目眾多,因此最節省時間的作法就是以開模的方式來制作,但是由開模方式所制作的散熱裝置,其散熱片間的距離有其一定的限制。當電子元件越來越小的時候,散熱時所能使用的面積就會越來越少。此外,公知技術中垂直散熱片的設計,使得空氣在流過散熱片中的空隙時產生回旋紊流,因此空氣流通率降低,進而導致散熱效率受到限制。
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這種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利用波浪狀的散熱片,增加散熱時所能使用的面積,并減少空氣流通時所產生的紊流,以增加空氣的流通率。此外,由高可塑性的材質做成的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還可以壓縮波浪狀的散熱片,即使電子元件的尺寸縮小,仍能確保比公知采用的散熱裝置的散熱面積大。
本發明提出一種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適用于發熱的電子元件上,該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具有導熱板以及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其中,導熱板耦接于電子元件的表面。而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則是具有數個波峰和數個波谷的連續波浪狀,且至少一個波峰或至少一個波谷是耦接至導熱板上。
本發明還提出一種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適用于發熱的電子元件上,此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包括一塊導熱板,一個風扇,以及一個以上的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其中,導熱板耦接于電子元件的表面。風扇則安置在導熱板的表面上。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排列在風扇上下四周的全部分或其中一部分區域,且每一個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為具有數個波峰和數個波谷的連續波浪狀。而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上的至少一個波峰或波谷是耦接至導熱板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的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裝置是采用波浪狀的散熱片,以增加散熱時所能使用的面積并增加空氣的流通率。而當鰭片形電子元件散熱片由高可塑性的材質制做的時候,還可以壓縮波浪狀的散熱片。因此即使電子元件的尺寸縮小,仍能確保比公知采用的散熱裝置的散熱面積大。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面特舉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表示公知技術所使用的散熱裝置的結構圖;
圖2A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2B表示圖2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C表示圖2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A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3B表示圖3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3C表示圖3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A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4B表示圖4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4C表示圖4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5A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5B表示圖5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5C表示圖5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6A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6B表示圖6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6C表示圖6A所示的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7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六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8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七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圖9表示根據本發明的第八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結構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339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酸化自萃取處理辛醇廢堿液的方法
- 下一篇:磁力旋轉動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