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穴位電療針無效
| 申請號: | 00117211.5 | 申請日: | 2000-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330963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郭子皓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子皓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N1/00;A61H39/04;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37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穴位 電療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穴位電療針。
現今醫保家用電療儀市場上,電療儀與患者皮膚穴位處的接觸(各種波形的電脈沖導入)均通過導線采用形狀各異(多為方或圓形)的導電橡膠粘貼患者皮膚表面來實施。該粘貼型導電橡膠經過一定次數使用后需要更換,壽命有限,增加了患者的負擔。該方法由于不能準確地通過穴位點將電能(各種電脈沖)導入——刺激至穴位深處而起不到針灸中“針感”的作用,從而限制了電療儀的治療范圍和功效。穴位的藥物導入方面,現各家用電療儀則多采用在形狀各異的金屬片上用棉花蘸上藥液后再將金屬片狀物體捆綁在患者皮膚上進行電療。這種形式的治療使患者感到極不方便和落后,達不到刺激穴位點深處的目的,同時也限制了電療儀的治療范圍,影響了療效。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具有電針和藥針治療功能的穴位電療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穴位電療針由氣囊、負壓杯、針體組成;氣囊套接在負壓杯上面,針體的一端裝在負壓杯的內頂端上,針體通過導電體與設在負壓杯上的插座相連接;針體內設有空腔,針體的另一端設至少1個以上與空腔相通的小孔,其端點平齊或略伸出負壓杯的端面。
本發明的進一步的改進方案為:針體由針身和針頭組成,針身與針頭之間為螺紋連接,針身內的空腔與針頭上的小孔相連通。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就可在針體內的空腔上注入藥物,由插座上輸入脈沖電信號,并通過氣囊使負壓杯固定在穴位上,電脈沖一方面直接通過針體對人體穴位刺激,另一方面通過藥物作離子導入人體穴位,使穴位電療針具有電針和藥針的治療功能。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另一種方案的結構分解圖。
如圖1、圖2所示的本發明的穴位電療針由氣囊1、負壓杯2、針體3組成,針體3又由針身11、針頭6組成,針身11與針頭6通過螺紋連接,氣囊1套接在負壓杯2上面,針體3的一端通過螺母13固定在負壓杯2的內頂端上,針體3的針身11通過導電體10與設在負壓杯2上的插座9相連接;針身11內設有空腔5,針頭6上設有四個與空腔5相通的小孔7,其端點平齊或略伸出負壓杯2的端面。使用時,在針身11的空腔5上注入藥物,裝上針頭6,由插座9接上脈沖電信號,通過氣囊1使負壓杯2固定在人體穴位上,電脈沖一方面直接通過針體對人體穴位刺激,另一方面通過藥物作離子導入穴位,這方式刺激穴位點深處使電療針充分發揮針炙中“針感”的治療和藥療的功效,從而達到使用方便,具有電針和藥針的治療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子皓,未經郭子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1721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