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棕葉編織工藝品的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00113496.5 | 申請日: | 2000-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274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00-11-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方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吳方才 |
| 主分類號: | D04C1/02 | 分類號: | D04C1/02;B44C1/10 |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婁底地區(qū)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范軍 |
| 地址: | 417107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棕葉 編織 工藝品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編制工藝品的方法及其棕葉的處理技術。
在此之前,棕葉一搬是用來制作掃帚或做柴燒,未能用來制作工藝品,使棕葉不能發(fā)揮應有的效能。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棕葉編織工藝品的方法,做到能發(fā)揮棕葉的最大潛在價值,使編織的工藝品栩栩如生。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步驟來實現的。
a、采集棕葉,并將其撕拆成小條塊。
b、將小條塊棕葉放入沸水中煮10-25分鐘,使之變軟退色。
c、撈出置于太陽下暴曬1-3天,使之退色至顯青白色形成棕葉、粗料。也可將撈出的小條塊棕葉放入漂白粉溶液中漂白至顯青白色后洗凈涼干形成棕葉粗料。
d、根據所編織的工藝品的尺寸大小和結構特征將處理加工好的棕葉即棕葉粗料進一步撕拆成不同尺度,形成細料備用。
e、按所編織的工藝品的尺寸大小和結構特征制作骨架,骨架可采用鐵絲一類的金屬材料制作。
f、將準備好的棕葉即細料分別編織在骨架的各部位上,再用針牽引細棕葉將各部位之間縫制成一個整體或用萬能膠將各部位膠合成一個整體。
g、最后根據工藝品應有的自然色彩,用相應的顏料涂抹其上即可。
本發(fā)明相比已有技術具有如下特點:
1、由于本發(fā)明打破了棕葉從來用制作工藝品的常,使棕葉的附加值大幅提高,棕葉的價值得到充分挖掘。
2、由于本發(fā)明采用棕葉作原料制作工藝品,而棕葉韌性大,強度高,因而使制作的工藝品經久耐用,且成本低廉。
3、由于本發(fā)明將棕葉進行了處理加工,使之顯青白色,用來編織一些動物工藝品時更顯得逼真,自然。
4、本發(fā)明可用來編織鳥、蛇、龍、虎等各類飛禽走獸,且栩栩如生,制作簡單。
實施例一:
按上述步驟進行操作,但步驟b中在沸水煮的時間為10分鐘,步驟c中在太陽下暴曬的時間為3天。
實施例二:
步驟同上,不同之處于步驟b在沸水中煮的時間為25分鐘,步驟c中在太陽下暴曬的時間為1天。
實施例三:
步驟同上,不同之處于步驟b在沸水中煮的時間為15分鐘,步驟c中在太陽下暴曬的時間為2天。
在上述三個實施例中,都能達到編織出工藝品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吳方才,未經吳方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1349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