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信息傳輸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00109704.0 | 申請日: | 200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3315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2-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李佳憲;蔣銘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宏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0 | 分類號: | H04L29/1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樹明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息 傳輸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信息傳輸裝置。
為了收發電子郵件,使用者通常須先啟動電腦,再開啟應用軟件,如Microsoft?Outlook?Express,才能進行電子郵件的收發。而對于使用電腦的主要目的在于上網收發電子郵件的使用者而言,是必須花費一筆為數不少的錢去購買一部功能齊備的電腦,但是,卻又很少使用,甚至也不會使用電腦的其他功能,而只僅僅利用電腦來收發電子郵件,因此,既造成金錢上的浪費,也造成資源的利用不足。
再者,如果使用者只是想知道是否有新郵件,但卻必須花費相當多的時間來開機以及啟動應用軟件,且經常是要花費五至十分鐘的時間,而真正花費在確認是否有新郵件的時間卻只有一分鐘,而且,如果沒有任何新郵件,使用者就又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進行關機。總之,整個開機與關機的時間,對使用者而言,實在是一種浪費。此外,從啟動電腦到連線上網收發電子郵件需要一預定的操作程序,對于不熟悉電腦的使用者而言,該操作程序還常給使用者造成困擾。
另外,只要電腦系統發生有任何問題都會影響到使用者收發電子郵件。如果電腦系統產生不穩定的現象,也會增加使用者收發電子郵件的不穩定性,而徙增使用者在收發電子郵件上的麻煩與困擾。對于經常進行商務旅行的使用者而言,常需要隨時隨地收發電子郵件,因此使用者通常會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然而,如果單純為收發電子郵件而隨身攜帶筆記型電腦,則會由于筆記型電腦具有相當大的體積,而使攜帶不方便,又給使用者造成不便和困擾。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信息傳輸裝置,其不經過電腦,即可收發、打印電子郵件,且結構簡單,操作簡便,便于攜帶。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通訊接口,連接于一網絡,用來通過該網絡以模擬信號的形式來傳輸該電子郵件;
一第二通訊接口,連接于一通訊裝置,用來以模擬信號的形式與該通訊裝置傳輸該電子郵件;
一數據電路,連接于該第一以及第二通訊接口,用來將該電子郵件從模擬信號的形式解調變為數字信號的形式或是將該電子郵件從數字信號的形式調變為模擬信號的形式;
一控制單元,用來控制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的操作;以及
一存儲器,用來儲存該電子郵件;
其中,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將通過該第一通訊接口從該網絡接收到的電子郵件經由該第二通訊接口轉發至該通訊裝置,以將該電子郵件打印出來。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
至少一按鍵;
一按鍵電路,連接于該控制單元,用來產生按鍵信號;
一顯示電路,連接于該控制單元,用來顯示該電子郵件,而該控制電路還連接有該存儲器和該數據電路;
一輸出入介面電路,連接于該控制單元;以及
至少一輸出入接口,連接于該輸出入介面電路,用來將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連接于一周邊裝置。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通訊裝置包含多數個用來對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輸入資料的按鍵,。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網絡為一互聯網路。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通訊接口是經由一第一電話線連接于該互聯網絡。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通訊裝置為一傳真機,而該第二通訊接口是經由一第二電話線連接于該傳真機。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通訊裝置為一電話機,而該第二通訊接口是經由一第二電話線連接于該電話機,該電話機是用來輸入一遠端傳真機號碼,使得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將通過該第一通訊接口從該網絡接收到的電子郵件,經由該第一通訊接口轉發至該遠端傳真機,以將該電子郵件打印出來。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通訊裝置用來供應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操作時所需的電源。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用來提供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操作時所需電源的備用電池。
所述的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電子郵件收發裝置將通過該第二通訊接口從該傳真機收到的傳真文件轉換為一電子郵件,并將該傳真文件以電子郵件的形式再經由該第一通訊接口傳送至該互聯網絡。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信息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通訊接口,連接于一網絡,用來經由該網絡以模擬信號的形式傳輸該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宏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宏碁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97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設備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介質、信息復制裝置和信息復制方法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裝置、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再現方法、信息記錄程序、信息再現程序、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記錄設備、信息重放設備、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記錄介質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以及信息重放設備
- 信息存儲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記錄設備和信息回放設備
- 信息記錄介質、信息記錄方法、信息記錄裝置、信息再現方法和信息再現裝置
- 信息終端,信息終端的信息呈現方法和信息呈現程序
- 信息創建、信息發送方法及信息創建、信息發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