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行車踏板無效
| 申請號: | 00108732.0 | 申請日: | 2000-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696C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高浜公尊;上田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島野 |
| 主分類號: | B62M3/08 | 分類號: | B62M3/0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祥凌,楊松齡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行車 踏板 | ||
本發明涉及一自行車踏板。更具體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一花紋框架的無夾扣或伸腳穿入式自行車踏板。
騎自行車正變成日益普及的娛樂形式和運輸工具。而且,對業余愛好者和專業人士而言,騎自行車已成為很普及的競賽運動。不論自行車是用于娛樂,運輸還是競賽,自行車工業正不斷改進自行車的各種部件以及自行車車架。被大規模重新設計的一個部件是自行車踏板。
近年來,自行車踏板已被設計來用于特定目的,如休閑,越野騎行,公路賽車等。一種更獲青睞的自行車踏板是伸腳穿入式或無夾扣踏板,此踏板與固定在騎車人鞋底上的防滑板可解脫地嚙合。這種無夾扣的踏板有一可安裝在自行車曲柄上的踏板心軸,一可轉動地支承在此踏板心軸上的踏板本體,以及一防滑板嚙合機構。在一越野自行車踏板中,在踏板本體的兩側上形成有防滑板嚙合機構,用以嚙合防滑板。另一方面,公路賽車踏板一般僅在踏板本體的一側上有一防滑板嚙合機構。在任一情況下,在這種自行車踏板中,騎車人踏上踏板,防滑板嚙合機構就自動夾住固定在騎車人鞋底上的防滑板。
當通過防滑板將騎車人的鞋連接于伸腳穿入式或無夾扣踏板時,騎車人相對于踏板本體向下并向前傾斜地移動鞋,使得防滑板的前端與踏板本體的一前鉤或夾緊件嚙合。一旦防滑板的前端與踏板本體的前鉤嚙合,騎車人就使防滑板的后端接觸踏板本體后鉤或夾緊件的導向部分。在這一位置,騎車者向下朝踏板推壓鞋,使得后鉤或夾緊件開始反抗彈簧的力向后擺動,而將后鉤或夾緊件移到一防滑板解脫位置。防滑板的后端然后進入與后鉤或夾緊件的背面對置的位置。然后在一偏置件或彈簧的力的作用下,后鉤或夾緊件復位,這樣后鉤或夾緊件就與防滑板的后端嚙合。所述嚙合就將騎車人的鞋通過防滑板固定在踏板上。
當欲從踏板解脫鞋時,騎車者一般以防滑板的前端為一樞點,繞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踏板表面的軸線轉動鞋。這一轉動導致后鉤或夾緊件反抗彈簧的力向后擺動到防滑板釋放位置以釋放鞋。
采用這種伸腳穿入式或無夾扣踏板,當防滑板在防滑板夾緊件內嚙合時鞋和踏板處于恒定嚙合的狀態,這樣蹬踏力就可有效地傳遞到踏板。結果,伸腳穿入式或無夾扣踏板被廣泛應用于公路賽和山地車賽所用的競賽自行車上。
大部分伸腳穿入式或無夾扣踏板的一個問題是它們相當小,這樣只有踏板本體的小部分與騎車者的鞋嚙合。具體說,踏板本體在防滑板嚙合機構的兩側上設有一花紋表面。由于為了減輕重量踏板本體通常都作的盡可能小,故此花紋表面只有很小的表面積。所以,當防滑板未嚙合時,經常難以施加蹬踏力。
而且,在越野賽中,在通過彎道期間,腳必須重復地離開踏板,而在通過彎道后,又須把腳重新放在踏板上。不辛的是,由于是在未鋪設的道路上騎行,污泥會沾在踏板上,并且往往會堵塞夾緊件。一旦污泥堵塞夾緊件,防滑板就不能與夾緊件嚙合,并且鞋就不能連接在踏板上。此外,污泥常常會堵塞偏置機構,使得夾緊件不能正常操作。
當防滑板由于污泥堵塞而不能與防滑板嚙合件嚙合時,或當腳不斷地離開踏板時,騎車者必須經常踏在踏板上,而防滑板并未與防滑板嚙合件嚙合。但是,由于上述傳統的無夾扣踏板的踏板本體具有盡可能小的體積和很小的表面積,所以當防滑板不與防滑板嚙合件嚙合時腳就會左右滑動。結果蹬踏力不能有效傳遞到踏板,自行車速度下降。對運動員而言速度降低是一致命問題。因此,在這種越野賽中,當預期踏板會被污泥堵塞或者鞋必須頻繁地離開和重新放在踏板上時,越來越多的運動員使用普通的雙側踏板而非無夾扣踏板。這種踏板沒有防滑板嚙合件,但它們可很好地夾住鞋。但無論如何,運動員沒有一種蹬踏自行車用的最佳設備。
對于可用在這種泥濘條件的無夾扣踏板而言,騎車者必須有可能在防滑板未與防滑板嚙合件嚙合時仍可牢固地踏在踏板上。為此,一種可能的裝置是在踏板上繞防滑板嚙合件的外側提供一寬的花紋框架,使得更多的花紋表面可與鞋底接觸。但是,如果繞防滑板嚙合件的外側提供一寬的花紋框架,花紋框架會干涉鞋底并在防滑板正與防滑板嚙合件嚙合時擋道。這會對防滑板與踏板的嚙合造成困難。結果,在鞋沿非嚙合方向的一方向插入時,即使沒有堵塞的污泥等,亦會使防滑板難以與防滑板嚙合件重新嚙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島野,未經株式會社島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873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血吸蟲疫苗肽
- 下一篇:智能型堵煤自動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