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烴類流化催化轉化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00108519.0 | 申請日: | 2000-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850C | 公開(公告)日: | 2003-0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俊武;張立新;劉昱;張聚越;趙升;施磊;陳香生;董利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35/14 | 分類號: | C10G35/14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民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471003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化 催化 轉化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烴類流化催化轉化工藝,尤其涉及石油烴類流化催化轉化制取以低碳烯烴,如乙烯和丙烯為主要目的產品的工藝。
近年來,用催化轉化制取低碳烯烴如乙烯、丙烯的研究工作比較多,已有不少專利,如專利CN1083092A,是一種石油烴的熱裂解制取乙烯和丙烯的方法,系將預熱的石油烴送到輸送線反應器中,在高溫蒸汽的存在下與含層柱粘土分子篩和/或含稀土的五元環高硅沸石的酸性分子篩催化劑接觸,在反應溫度680~780℃、反應壓力1.5~4.0×105Pa、反應時間0.1~3.0s,水油比0.2~2.0∶1、劑油比5~40∶1的條件下發生裂解反應,裂解產物進行分離,反應后的催化劑經燒焦后返回反應器循環使用。反應后帶焦炭的催化劑在再生器中燒焦時放出的熱量由再生催化劑吸收,再生催化劑返回反應器時把吸收的燃燒熱供給石油烴進行催化熱裂解反應。專利CN1030313C是一種重質烴類直接轉化制取乙烯的方法,系在流化床或活塞流反應器內,采用固體顆粒接觸劑與原料油進行轉化反應,其反應條件是:反應溫度650~900℃,反應壓力0.13~0.28MPa,劑油比5~35,接觸時間0.1~3.0s,反應后的接觸劑經汽提和燒焦后,返回到反應器內循環使用,反應中生成的焦炭和部分裂解焦油可作為內部熱源。上述方法的特點是溫度高、劑油比大、反應時間短等。由于反應溫度高、裂解深度高、反應需熱量大,生焦率相對較低,因此,單靠附著在待生催化劑上的焦炭燃燒放熱不能滿足要求,反應系統存在嚴重熱量不足,必須靠其它手段提供熱量。向再生器補充部分燃料油是一種有效的補熱方法,但此法不僅操作控制較嚴格,而且對流化和再生有一定影響。采用重油回煉可提高生焦量從而解決熱量不足的矛盾,以往重油回煉均是在提升管進行的,由于上述工藝本身轉化深度已很深,所生成的轉化重油已很難裂化,若在提升管回煉,不僅影響提升管反應器的處理能力,而且由于反應時間很短,所回煉重油的轉化率很低。此外由于所回煉的重油很重,結焦傾向也比較大,所以,通常的提升管回煉已不太適應上述工藝。
另外,這些方法中的反應油氣經旋風分離器分離后仍攜帶少量催化劑細粉,當采用轉化重油僅僅作為反應油氣洗滌和急冷的介質時,與反應油氣接觸過的轉化重油含催化劑固體量較高,長期在分餾部分與急冷部分循環往復,性質逐漸變差,可能造成急冷及后部系統結焦趨勢增加,而全部外甩又勢必會造成大量催化劑細粉流失,從而使成本增加,流化操作困難增大。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烴類流化催化轉化的工藝,該工藝可提高待生催化劑上的焦炭量,為系統提供足夠的反應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烴類流化催化轉化工藝,烴類原料經預熱后進入流化床反應器進行流化催化轉化反應,反應油氣與帶焦炭的待生催化劑從反應器引出后經氣固分離,反應油氣經急冷后至分餾塔,分餾塔底分離出轉化重油,帶焦炭的待生催化劑進入待生劑汽提段,汽提后的待生催化劑送到再生器,再生后的催化劑返回反應器循環使用,其特點在于:至少一部分轉化重油直接或/和作為急冷油與反應油氣接觸后由噴嘴噴入待生劑汽提段的催化劑密相床層。
本發明所用的烴類原料包括各種凝析油、原油,或各種不同沸程的汽油、柴油、減壓瓦斯油、常壓渣油、減壓渣油或其混合餾分。本發明特別適用于流化催化轉化各種石油烴尤其重質石油烴,制取以低碳烯烴,如乙烯和丙烯為主要目的產品。其中重質石油烴包括各種直餾減壓瓦斯油、常壓或減壓渣油,以及焦化瓦斯油、熱裂化重油、溶劑脫瀝青油等二次加工油品。
本發明的顯著效果在于,與現有技術相比,因為采用轉化重油在汽提段密相床層回煉,一部分轉化重油縮合生焦,少部分發生裂化反應,其余則汽化為油氣由旋風分離器引出,因此保證了難裂化組分有足夠的停留時間,轉化重油在汽提段內部分生焦,可以有效地緩和熱量供求矛盾,維持工藝正常操作時的熱量平衡;另外按照本發明,當采用轉化重油作為反應油氣洗滌和急冷的介質,同時將與反應油氣接觸后的轉化重油由噴嘴噴入待生劑汽提段的催化劑密相床層時,可以減少或避免急冷及后部系統結焦趨勢增加,而且不會造成大量催化劑細粉流失,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以某廠6×104t/a處理量的常壓渣油制乙烯的HCC工藝為例,若不采用重油汽提段回煉工藝,待生劑上積碳0.4%左右,待生劑含碳約為0.5~0.6%,使再生器熱量嚴重不足;當采用重油回煉時,回煉量(占進料)達到10%時,待生劑上積碳增加20%,再生器燃燒熱量增加20%,可減少補燃量30%。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附圖僅是為了更好地說明本發明而繪制的,附圖不限制本發明的應用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經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85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