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產纖維素酶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00107965.4 | 申請日: | 2000-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327051A | 公開(公告)日: | 2001-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夏黎明;代淑梅;岑沛霖;劉建軍;李秋圓;劉榮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山市冀東溶劑廠 |
| 主分類號: | C12N9/42 | 分類號: | C12N9/42;C12N1/14;//;C12R1885) |
| 代理公司: | 唐山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王永紅 |
| 地址: | 06303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產 纖維素酶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纖維素酶的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用木糖渣生產纖維素酶的方法。
目前,國內外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普遍采用液體深層發酵,用于產酶的碳源一般是純纖維素或紙漿,生產工藝復雜,成本較高,而且環境污染嚴重。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無污染,利用木糖渣加菌種發酵培養生產纖維素酶的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以下步驟:
a.選取菌種,在30-32℃的溫度條件下,放入試管中培養7-10天,然后放入三角瓶中在30-32℃的溫度條件下再培養7-10天,最后將菌種放入種子罐中攪拌培養,菌種在種子罐中的攪拌培養時間為24小時,溫度為36±2℃;
b.將2%木糖渣、0.5‰營養鹽、0.05‰微量元素、種子罐中培養的菌種放入5M3發酵罐中攪拌發酵培養,發酵培養時間48小時,溫度36±2℃,PH值=6.0,攪拌速度為120轉/分;
c.將攪拌發酵后的發酵液進行壓濾,濾布目數為664,壓濾速度為4噸/小時;
d.將壓濾后的物料進一步超濾濃縮,使酶液濃度濃縮10-15倍;
e.超濾濃縮后添加5%的甘油保護劑制成液體纖維素酶制劑,噴霧干燥后制成粉劑;
本發明的目也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實現,所選菌種為浙大實驗室生產的Trichodermarcesei?Rut?C30,噴霧干燥溫度為180℃,時間為0.1-8.5秒,營養鹽為硫酸氨或硫酸鎂、磷酸二氧鉀,微量元素為硫酸亞鐵、氯化亞鈷。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1.生產工藝簡單,操作實施方便;
2.原料來源廣泛,可利用木糖渣、玉米秸桿、玉米棒芯做原料;
3.生產成本低,無污染;
4.產品性能穩定,酶活力(FPA)可達5-12IU/ml;
下面結合實施例詳述本發明,首先選取菌種,在30-32℃的溫度條件下,放入試管中培養7-10天,然后放入三角瓶中在30-32℃的溫度條件下再培養7-10天,最后將菌種放入種子罐中攪拌培養,菌種在種子罐中的攪拌培養時間為24小時,溫度為36±2℃。將2%木糖渣、0.5‰營養鹽、0.05‰微量元素、種子罐中培養的菌種放入5M3發酵罐中攪拌發酵培養,發酵培養時間48小時,溫度36±2℃,PH值=6.0,攪拌速度為120轉/分。將攪拌發酵后的發酵液進行壓濾,濾布目數為664,壓濾速度為4噸/小時。將壓濾后的物料進一步超濾濃縮,使酶液濃度濃縮10-15倍。超濾濃縮后添加5%的甘油保護劑制成液體纖維素酶制劑,噴霧干燥后制成粉劑。所選菌種為浙大實驗室生產的Trichodermarcesei?Rut?C30,酶活力高,性能穩定,抗雜菌能力強,制粉劑的噴霧干燥溫度為180℃,時間為0.1-8.5秒,營養鹽為硫酸氨或硫酸鎂、磷酸二氧鉀,微量元素為硫酸亞鐵、氯化亞鈷。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單,操作實施方便,原料來源廣泛,可利用木糖渣、玉米秸桿、玉米棒芯做原料,生產成本低,無污染;產品性能穩定,酶活力(FPA)可達5-12IU/ml;并且省去了通常的原料預處理工序,適宜于規模化工業生產,是一種理想的纖維素酶的生產方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山市冀東溶劑廠,未經唐山市冀東溶劑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796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