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芯片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00106437.1 | 申請日: | 2000-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3176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1-10-17 |
| 發明(設計)人: | 朱朝居;黃得瑞;楊子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N33/50 | 分類號: | G01N33/5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識產權律師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曉舒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芯片 檢測 裝置 | ||
1.一種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至少包括:
一光源,用以發出一光束;
一全息光學元件,與該光源光學耦接,用以接收由該光源發出的該光束,將該光束區分為一零階光束與一一階光束,使該零階光束的行進方向維持不變,并使該一階光束的行進方向偏向該零階光束行進方向的外側;
一分光鏡,與該全息光學元件光學耦接,并和該光源分別位于該全息光學元件的相異兩側,用以將該零階光束與該一階光束的行進方向偏轉;
一物鏡,與該分光鏡光學耦接,將該零階光束與該一階光束導向一生物芯片,并使該一階光束以一入射角斜向入射至該生物芯片;
一濾波片,與該分光鏡光學耦接,并和該物鏡分別位于該分光鏡的相異兩側,該生物芯片發出的螢光通過該物鏡與該分光鏡后,由該濾波片過濾;以及
一信號檢測器,與該濾波片光學耦接,并和該分光鏡分別位于該濾波片的相異兩側,用以接收通過該濾波片的螢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光源包括激光光源。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光源波長約為400毫微米至600毫微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全息光學元件包括圓形對稱全息光學元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圓形對稱全息光學元件具有多個圓形對稱條紋,該各圓形對稱條紋的間隔由該圓形對稱全息光學元件的圓心向外漸增。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物鏡的數值孔徑約為0.4至0.6。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物鏡包括球面透鏡。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物鏡包括柱狀透鏡。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入射角約為30度至50度。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入射角約為45度。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濾波片具有一穿透波長范圍,約等于該生物芯片發出的螢光波長。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生物芯片位于一芯片載臺上。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生物芯片覆有一蓋玻片。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蓋玻片的厚度約為0.1毫米至1.2毫米。
1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信號檢測器包括光檢測器。
16.一種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至少包括:
一光源,用以發出一光束;
一全息光學元件,與該光源光學耦接,用以接收由該光源發出的光束,將該光束區分為一零階光束與一一階光束,使該零階光束的行進方向維持不變,并使該一階光束的行進方向偏向該零階光束行進方向的外側;
一分光鏡,與該全息光學元件光學耦接,并和該光源分別位于該全息光學元件的相異兩側,用以接收來自該全息光學元件的零階光束與該一階光束;
一物鏡,與該分光鏡光學耦接,并和該全息光學元件分別位于該分光鏡的相異兩側,將通過該分光鏡的零階光束與該一階光束導向一生物芯片,并使該一階光束以一入射角斜向入射至該生物芯片;
一濾波片,與該分光鏡光學耦接,該生物芯片發出的螢光通過該物鏡與該分光鏡后,由該濾波片過濾;以及
一信號檢測器,與該濾波片光學耦接,并和該分光鏡分別位于該濾波片的相異兩側,用以接收通過該濾波片的螢光。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光源包括激光光源。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光源波長約為400毫微米至600毫微米。
19.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生物芯片檢測裝置,其中該全息光學元件包括圓形對稱全息光學元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643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