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纖維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裝置及其刃部構造無效
| 申請號: | 00106222.0 | 申請日: | 200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320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01-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西岡榮祐;末兼康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日本技術開發有限會社 |
| 主分類號: | D21B1/06 | 分類號: | D21B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標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激揚 |
| 地址: | 日本國***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材料 立式 粉碎 裝置 及其 構造 | ||
本發明涉及含纖維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裝置及其刃部構造。該立式粗粉碎裝置,在從作為再生原料(使用過的物品)或中間產品所供給的廢紙、舊布、木片、木漿片等含有纖維的材料中,得到解纖物時的干式解纖處理的前處理中,對含有纖維的材料進行切碎。
本發明人曾提出了干式處理方式的紙片解纖裝置(日本專利公開第215595/1996號,下面稱為前申請裝置)。作為其構成要素(進行干式解纖處理的前處理部分),揭示了物理性切碎含纖維材料的立式粗粉碎部件(公報中的粗解纖部1和第一解纖部2)。在本發明中,前申請裝置的說明中采用的標記與上述公報附圖中的標記相同,與本發明附圖中的標記無關。
粗解纖部1是粉碎機,第一解纖部2在構造上是本發明原型的解纖機。
前申請裝置的第一解纖部2,設有有底圓筒箱11(公報中是解纖用的固定筒11)、多孔篩16、旋轉刃14(含有刃尖14a)和氣體吸引部15~18。上述有底圓筒箱11在內側設有固定刃13。上述多孔篩16在與上述有底圓筒箱11的內壁之間可間隙地呈圓周狀設置。上述旋轉刃14軸裝在上述有底圓筒箱11的軸中心,并與固定刃13協同動作,切斷或撕裂含有纖維的材料。上述氣體吸引部15~18在工作中吸引有上述底圓筒箱11內的氣體,并將被粉碎物通過上述多孔篩16排出、回收。
解纖(本發明中的粉碎)的過程是,先將紙片(被處理物)投入粗解纖部1,粗解纖(粗粉碎)為短條狀、細片狀等,經過進場路12導入第一解纖部2的解纖部17,并進行更加細質地解纖(粉碎)。第一解纖部2的旋轉刃14的平面為三角形的三角柱狀(見公報圖4)。
但是,前申請裝置的兩個階段的粉碎處理,不容易加大處理量。因為在解纖(粉碎)處理時,不一定產生向上的氣流,從而不能得到均勻的粉碎,當被粉碎物滯留在裝置(筒)的下部時,其結果是被粉碎物不能順暢排出。因此,不能保持高效率的連續運轉,且不容易提高紙片的投入量(處理量)。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纖維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裝置及其刃部構造。本發明的立式粗粉碎裝置,可解決上述前申請中存在的問題,變更包含旋轉刃的粉碎部件,通過均勻地粉碎和順暢排出(回收),可高效率地連續運轉,從而增大處理量。另外,被處理物不限于廢紙,如果是含有纖維的材料、不損傷旋轉刃的比較軟的材料,即使不是片狀、粒狀(φ10mm左右),都可作為處理對象。例如,作為再生原料(使用過的物品)或中間產品供給的含有纖維的材料,有舊布、木片、木漿片等。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含纖維材料的立式粗粉碎裝置,在從作為再生原料(使用過的物品)或中間產品所供給的廢紙、舊布、木片、木漿片等含纖維材料中,得到解纖物時的干式解纖處理的前處理中,可對該含纖維材料進行切碎,而且其裝置設有有底圓筒箱、多孔篩、旋轉刃和氣體吸引部;上述有底圓筒箱在內側設有固定刃;上述多孔篩與有底圓筒箱的內壁之間可間隙地呈圓周設置;上述旋轉刃軸裝在上述有底圓筒箱的軸中心,并與固定刃協同動作,切斷或撕碎含有纖維的材料;上述氣體吸引部在工作中吸引有底圓筒箱內的氣體,并將被粉碎物通過上述多孔篩排出、回收;其特點是,
沿軸方向分離地多級設置的旋轉刃臺,其由具有借助旋轉在有底圓筒箱內產生向上氣流的葉片構造,該旋轉刃臺在旋轉面的外周等距離地配有若干旋轉刃安裝部,在有底圓筒箱下部側壁上的一個或若干部位形成氣體吸引部;
在工作中抵抗有底圓筒箱內產生的向上氣流和被粉碎物的流動,而從下方產生大的吸引氣流,將被粉碎物從一個或多個方向隨時排出、回收。
另外,專用于上述立式粗粉碎裝置的刃部構造,其特點是,在旋轉面外周等距離地配設具有若干旋轉刃安裝部的旋轉刃臺,且具有借助旋轉在有底圓筒箱內產生向上氣流的葉片構造,在上述旋轉刃安裝部安裝著可裝卸的旋轉刃,該旋轉刃的刃面與固定刃的接觸角度是鈍角。
作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在上述立式粗粉碎裝置的旋轉刃部設置構造中,其特點是,在上下級旋轉刃臺間,上級的旋轉刃相對于下級的旋轉刃,在旋轉方向上最大45度范圍內滯后地與固定刃接觸。
另外,上述構成的刃部構造中,其特點是,葉片構造是翼形,將旋轉方向的前端緣形成為斜面,其傾斜角度為2~10度范圍。
另外,葉片構造是螺旋槳形,其扭轉角度為2~10度范圍。
根據上述各構造,裝置工作中,使被粉碎物向上流動(上揚或上吹),不滯留在有底圓筒箱下部,沿多孔篩朝吸引方向(設在一個或若干部位的氣體吸引部)進行收集后排出、回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日本技術開發有限會社,未經西日本技術開發有限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62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