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小型電動機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00104915.1 | 申請日: | 2000-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270435A | 公開(公告)日: | 2000-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古屋健二;由比俊彌 | 申請(專利權)人: | 馬淵馬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5/16 | 分類號: | H02K5/16;H02K15/1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天安,黃力行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小型 電動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小型電動機,其具有從金屬制電動機外殼端面伸出的圓筒形軸承支承部分,所述電動機包括:
一個被接納在軸承支承部分內部的一般圓筒形軸承,所述軸承在其中心處具有一插入電動機軸的通孔,并具有一個小于軸承支承部分內直徑的外直徑,以便在軸承和軸承支承部分之間形成間隙;以及
在軸承支承部分內圓周表面上形成的突起和在軸承外圓周表面上形成并與所述突起相應的凹槽,在軸承關于推力方向的大約中心處,所述突起和凹槽沿著以電動機軸為中心的環形線連續或不連續地延伸。
2.一種制造小型電動機的方法,該電動機具有從金屬制電動機外殼端面伸出的圓筒形軸承支承部分,所述方法包括:
準備一個一般圓筒形軸承,所述軸承在其中心處具有插入電動機軸的通孔,并具有一個小于軸承支承部分內直徑的外直徑;
將所述軸承放置在軸承支承部分中,以便在軸承和軸承支承部分之間形成一個間隙;
將包括在內部接納著軸承的電動機外殼的多個零件組裝在一個小型電動機中;
使用一個加壓模具從徑向外部方向在一個關于推力方向的軸承的大約中心處壓迫軸承支承部分的外圓周表面,同時給軸承施加一個預定的推力,以從而壓力沿電動機軸為中心的環形線施加到軸承支承部分上,以便連續或不連續地在軸承支承部分內圓周表面上形成突起和在軸承外圓周表面上形成凹槽,而所述凹槽與所述突起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的制造小型電動機的方法,其特征為,電動機外殼由一種金屬制成,所述金屬有比軸承材料回彈性大的回彈性。
4.一種小型電動機,其具有從金屬制電動機外殼端伸出的圓筒形軸承支承部分,所述電動機包括:
一個襯套,其在軸承支承部分內提供并保持一球軸承;以及
一個突起,其在軸承支承部分內圓周表面上形成和一個凹槽,其在襯套外圓周表面上形成并與所述突起相對應,在襯套相對于推力方向的大約中心處,所述突起和凹槽沿電動機軸為中心的環形線連續或不連續地延伸。
5.根據權利要求4的小型電動機,其特征為,所述襯套由燒結金屬制成。
6.一種制造小型電動機的方法,該電動機具有從金屬制電動機外殼端面伸出的圓筒形軸承支承部分,所述方法包括:
準備一個襯套,所述襯套具有小于軸承支承部分內直徑的外直徑并適于在內部保持一個球軸承;
將所述襯套放置在軸承支承部分中,以便在襯套和軸承支承部分之間形成間隙;
將包括在內部接納著軸承的電動機外殼的多個零件組裝在小型電動機中;
使用一個加壓模具從徑向外部方向在一個關于推力方向的襯套大約中心處壓迫軸承支承部分的外圓周表面,同時給襯套施加一個預定的推力,以便壓力沿電動機軸為中心的環形線施加到軸承支承部分上,以便連續或不連續地在軸承支承部分內圓周表面上形成突起以及在襯套外圓周表面上形成凹槽,以便所述凹槽與所述突起相對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馬淵馬達株式會社,未經馬淵馬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0010491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