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瓶車車簍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25695.X | 申請日: | 2015-08-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94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7-29 |
| 發明(設計)人: | 薛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榮鑫車輛配件廠 |
| 主分類號: | B62J9/00 | 分類號: | B62J9/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學成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瓶 車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瓶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電瓶車車簍。
背景技術
近年來,電瓶車在我國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普及;目前踏腳式的電瓶車存在下列問題:一般前踏腳式的電瓶車放置物品的主要依靠設置在龍頭上的方形車簍,由于只存在一個放置物品的車簍,且車簍大小有限,導致放置快遞等物品時,常常空間不夠,對使用者造成不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可放置較多物品的電瓶車車簍。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電瓶車車簍,包括兩端開口的第一車筐,以及第一車筐外套設的第二車筐;所述第二車筐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所述第一、第二車筐兩相對側上分別設有兩升降裝置。
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車筐兩相對側的兩開槽,以及第二車筐相對側上設置可插入開槽內的兩凸塊,該凸塊兩側均設有彈性凸緣;所述開槽上均布有與彈性凸緣配合使用的若干組支撐裝置,每組支撐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開槽兩側的“U”形支架。
所述彈性凸緣與“U”形支架的接觸面上均設有摩擦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第二車筐通過升降裝置可沿第一車筐上下滑動;當第一車筐空間較小不夠使用時,通過擠壓彈性凸緣將其從“U”形支架中脫出,向下拉動第二車筐,至下一組支撐裝置位置處,放開彈性凸緣,使其插入下一組支撐裝置的“U”形支架內,從而使第二車筐向下移動了一定的距離,由于第二車筐底面為封口,第一車筐底面不封口,從而使調節的距離成為了增加的儲物空間。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本發明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其中: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第一車筐,2為第二車筐,3為開槽,4為凸塊,5為彈性凸緣,6為“U”形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所示,電瓶車車簍,包括兩端開口的第一車筐1,以及第一車筐外套設的第二車筐2;所述第二車筐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所述第一、第二車筐兩相對側上分別設有兩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第一車筐兩相對側的兩開槽3,以及第二車筐相對側上設置可插入開槽內的兩凸塊4,該凸塊兩側均設有彈性凸緣5;所述開槽上均布有與彈性凸緣配合使用的若干組支撐裝置,每組支撐裝置包括分別設置在開槽兩側的“U”形支架6。
由于第二車筐通過升降裝置可沿第一車筐上下滑動;當第一車筐空間較小不夠使用時,通過擠壓彈性凸緣將其從“U”形支架中脫出,向下拉動第二車筐,至下一組支撐裝置位置處,放開彈性凸緣,使其插入下一組支撐裝置的“U”形支架內,從而使第二車筐向下移動了一定的距離,由于第二車筐底面為封口,第一車筐底面不封口,從而使調節的距離成為了增加的儲物空間。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彈性凸緣與“U”形支架的接觸面上均設有摩擦層。通過設置摩擦層,避免彈性凸緣相對于“U”形支架滑動,導致支撐效果不佳。優選的,所述摩擦層可以采用橡膠片,該橡膠片表面均布有呈四棱錐形的凸緣,摩擦力大,且增大摩擦力的效果好。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即公開范圍內,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變,故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榮鑫車輛配件廠,未經常州市榮鑫車輛配件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2569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油動四旋翼無人飛行器
- 下一篇:一種車載顯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