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免拆模的墻體與構造柱同步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492074.0 | 申請日: | 2023-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6238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2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汝成;王永賢;陳迎;王聰;馬軍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順為綠色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B1/98 | 分類號: | E04B1/98;E04B1/88;E04H9/02;E04C3/34;E04B2/02;E04C1/00;E04C1/39;E04C5/01;E04C5/06;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1000 江蘇省徐州市云***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免拆模 墻體 構造 同步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免拆模的墻體與構造柱同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先綁扎構造柱鋼筋籠,縱筋與基礎上預留的鋼筋進行固定連接;S2.沿構造柱鋼筋籠自上而下套入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的一端與墻體結構連接;S3.與S2同步施工,通過第二混凝土模殼砌塊逐層砌筑墻體結構;S4.每隔四層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進行一次混凝土澆筑與振搗,并放置構造柱與墻體結構之間的拉結筋,并跟隨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拼裝砌筑節奏逐步澆筑形成所需的構造柱;S5.重復步驟S2?S4,直至構造柱與墻體結構完成砌筑。本發明采用混凝土模殼砌塊砌筑構造柱模殼框架,同步砌筑墻體結構,省去拆裝模板的步驟,縮短施工周期,同時對環境保護也起到積極作用。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免拆模的墻體與構造柱同步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最為廣泛使用的建筑形式仍以砌體結構為主,然而在這種結構中,構造柱的傳統做法是在砌墻時預留馬牙槎,然后在預留的馬牙搓之間綁扎鋼筋籠,且在鋼筋籠外周支設木模,再往模箱內澆灌混凝土,以形成所需的構造柱,從而達到墻體整體牢固的作用。這種施工方式無法達到墻體與構造柱同步施工;另外,這種施工方式對工人技術要求高,施工效率較低,施工完成后還需拆除模板,影響工期;此外,采用模板施工,難免產生漏漿現象,成型的構造柱觀感較差。
發明內容
為了能夠節省人工和材料成本,同時能夠縮短工期,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免拆模的墻體與構造柱同步施工方法,具體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免拆模的墻體與構造柱同步施工方法,采用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砌筑構造柱模殼框架,第二混凝土模殼砌塊砌筑墻體結構;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構造柱鋼筋籠綁扎工作:先綁扎構造柱鋼筋籠,包括構造柱的縱筋和箍筋,縱筋與基礎上預留的鋼筋進行固定連接;
S2.構造柱模殼框架的砌筑工作:沿構造柱鋼筋籠自上而下套入放置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的一端與所述墻體結構連接;
S3.墻體結構的砌筑工作:與所述S2同步施工,通過所述第二混凝土模殼砌塊逐層砌筑所述墻體結構,即每砌筑一層所述構造柱模殼框架,同樣砌筑同層的所述墻體結構;
S4.每隔四層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進行一次混凝土澆筑與振搗,并放置構造柱與墻體結構之間的拉結筋,并跟隨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拼裝砌筑的節奏逐步澆筑形成所需的構造柱,所述拉結筋與所述構造柱鋼筋籠要進行綁扎;
S5.重復步驟S2-S4,直至構造柱與墻體結構完成砌筑。
進一步的,所述S2中,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砌筑構造柱模殼框架時,根據構造柱設計的位置,砌筑成一字型構造柱模殼框架、L型構造柱模殼框架或T字型構造柱模殼框架,砌筑時上下相鄰的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之間涂抹座漿,保證了砌塊之間的緊密連接;
所述一字型構造柱模殼框架的砌筑方法是上下相鄰的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采用相對交叉的放置方法,即上下相鄰的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是平行的,且上下相鄰的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的同一位置的空腔位于同一縱線上;
所述L型構造柱模殼框架的砌筑方法是上下相鄰的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采用垂直交叉的放置方法,上下相鄰的所述混凝土模殼砌塊的同一位置的空腔同樣位于同一縱線上;
所述T字型構造柱模殼框架的砌筑方法是以上中下三塊相鄰的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為一組,中間與下方兩塊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是相對交叉放置的,上方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是均垂直于中間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放置,且三塊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的同一位置的空腔也同樣在同一縱線上;
下上相鄰的所述第一混凝土模殼砌塊中放置有所述構造柱鋼筋籠的空腔為與同一縱線上,保證了混凝土澆筑流暢,便于振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順為綠色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順為綠色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4920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E04B 一般建筑物構造;墻,例如,間壁墻;屋頂;樓板;頂棚;建筑物的隔絕或其他防護
E04B1-00 一般構造;不限于墻,例如,間壁墻,或樓板或頂棚或屋頂中任何一種結構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塊狀或板狀構件構成的結構
E04B1-16 .堆料結構,例如混凝土在現場以澆制或類似方法成型的結構,同時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構件,例如,永久性結構、由承重材料覆蓋的基礎
E04B1-18 .包含長形承重部件的結構,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結構;穹窿頂的結構;折板結構
E04B1-34 .特種結構,例如,用由桅桿結構或封閉的電梯井或樓梯間等塔式結構支承的懸吊或懸臂桿件;與彈性穩定性有關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