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多隔離艙的智能救護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310334920.6 | 申請日: | 2023-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64214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麥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和之力(海南)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G3/00 | 分類號: | A61G3/00;B60H3/00;B60H3/06;B01D46/00;A61L2/24;A61L2/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劉翔 |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國家高新技術產*** | 國省代碼: | 海南;4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隔離 智能 救護車 | ||
1.一種基于多隔離艙的智能救護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車體;
隔離艙柜,其設置于所述車體內,包括用于將各待急救患者分別隔離的若干隔離艙;
負壓形成裝置,其與所述車體相連接,用于為車體內部制造負壓環境;
空氣濾毒裝置,其分別與所述隔離艙柜及所述車體相連接,用于將車體內及各隔離艙內的空氣進行過濾并將過濾后的空氣排至室外;
中控單元,其包括:
應急系統,其用于根據待急救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獲取規定車速閾值,根據所述智能救護車當前平均車速與規定車速閾值的對比結果以及當前剩余路程判定是否對急救中心發送備用資源調用信號;
信息采集系統,其與設置于車體內的若干生命體征監測儀相連接,用于獲取待急救患者當前生命體征,并根據待急救患者當前生命體征對待急救患者類型進行劃分;
控制系統,其與所述信息采集系統相連接,用于根據采集的待急救患者的生命體征獲取設置于所述車體內部的消毒裝置的單位時間消毒液噴灑量,所述控制系統還分別與所述負壓形成裝置、所述隔離艙柜及所述空氣濾毒裝置相連接,用于根據消毒裝置單位時間消毒液噴灑量獲取負壓形成裝置對車體內形成的負壓,并根據負壓形成裝置對車體內形成的負壓獲取各所述隔離艙內的負壓,根據車體內負壓與各隔離艙內負壓的差值以及當前剩余路程獲取空氣濾毒裝置的過濾速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隔離艙的智能救護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艙柜包括與所述車體內底部相連接的第一隔離艙,設置于所述第一隔離艙內部上方的第二隔離艙,第一隔離艙與所述第二隔離艙之間設置有非透明隔板,各隔離艙側方由若干透明擋板組成封閉空間,各所述透明擋板分別連接有若干負壓風機以及若干壓差表,其中,
所述第二隔離艙通過若干連接部件分別與若干升降桿連接,各所述連接部件分別與各所述升降桿套接,各升降桿頂部表面設置有螺紋且各升降桿頂部分別連接有若干錐形齒輪,各連接部件與各升降桿的套接部位分別設置有與各升降桿螺紋嚙合的螺紋,各連接部件通過各所述錐形齒輪的轉動實現沿各升降桿的豎向運動以帶動第二隔離艙的上升與下降;
所述第二隔離艙的頂部為圓弧形玻璃蓋板,所述圓弧形玻璃蓋板能夠沿一邊翻轉使待急救患者進入第二隔離艙,當患者數量大于1時,各所述錐形齒輪轉動使各所述連接部件分別沿各所述升降桿上升以帶動所述第二隔離艙上升到預設高度以使某一待急救患者進入所述第一隔離艙,各錐形齒輪在待急救患者進入第一隔離艙后轉動以使第二隔離艙下降到預設高度使所述非透明隔板與第一隔離艙貼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隔離艙的智能救護車,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采集系統根據第一體征判定條件、第二體征判定條件對待急救患者劃分為兩種類型,
其中,所述第一體征判定條件為待急救患者生命體征無異常,所述第二體征判定條件為待急救患者生命體征存在異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隔離艙的智能救護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獲取設置于車體后端的第二車門為開啟狀態時,所述負壓形成裝置停止工作,所述控制系統在第一劃分類型條件下獲取所述消毒裝置的單位時間消毒液噴灑量為w1;所述控制系統在第二劃分類型條件下獲取所述消毒裝置的單位時間消毒液噴灑量為w2;
其中,所述第一劃分類型條件為待急救患者數量小于等于患者預設數量且待急救患者中不存在所述第二體征判定條件,所述第二劃分類型條件為待急救患者數量大于患者預設數量或待急救患者中存在所述第二體征判定條件;
其中,所述第一劃分類型條件、第二劃分類型條件下獲取所述消毒裝置的單位時間消毒液噴灑量根據待急救患者數量、所述隔離艙架的容納量以及預設的單位時間消毒液標準噴灑量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和之力(海南)汽車有限公司,未經和之力(海南)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31033492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