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柔光傘的防脫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232581.1 | 申請日: | 2022-0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901277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慶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清市創意影視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3B15/06 | 分類號: | G03B15/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凱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67 | 代理人: | 邵志 |
| 地址: | 32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柔光 結構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柔光傘的防脫結構,該柔光傘由多個支撐件支撐,防脫結構包括:多個限位部,間隔布設在柔光傘的開口端一周,其至少具有入口;定位件,其至少包括主體,及彈性收縮部,支撐件的端部插設在主體;所述定位件自入口伸入限位部內,所述彈性收縮部在限位部的擠壓下發生形變,以形成定位件和限位部的防脫配合。本實用新型利用限位部和定位件形成防脫配合,同時支撐件緊配合地插在主體上,達到了支撐件不會脫離透光傘的技術效果,柔光傘的展開或收攏使用更加方便,整體結構穩固性高。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攝影輔助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柔光傘的防脫結構。
背景技術
柔光箱由多根支撐件支撐,通過支撐件的彎曲展開和伸直收攏實現柔光箱的打開和合攏,為了實現支撐件的固定,通常在傘狀柔光箱的開口端一周設置多個插接件,將支撐件的端部插入插接件,實現支撐件和柔光箱的反光布之間的裝配。但是,由于反光布為柔軟的材質,在反光布發生形變時,支撐件很容易脫離插接件,給柔光箱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有效防止支撐件脫離柔光傘的反光布,裝配結構穩固的用于柔光傘的防脫結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柔光傘的防脫結構,該柔光傘由多個支撐件支撐,防脫結構包括:
多個限位部,間隔布設在柔光傘的開口端一周,其至少具有入口;
定位件,其至少包括主體,及彈性收縮部,支撐件的端部插設在主體;
所述定位件自入口伸入限位部內,所述彈性收縮部在限位部的擠壓下發生形變,以形成定位件和限位部的防脫配合。
本實用新型利用限位部和定位件形成防脫配合,即在彈性收縮部的彈力作用下,定位件不會輕易脫離限位部,同時支撐件緊配合地插在主體上,達到了支撐件不會脫離透光傘的技術效果,柔光傘的展開或收攏使用更加方便。
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收縮部為對稱設于主體兩側的彈片,該彈片與主體外壁之間形成收縮間隙。對稱設置的彈片使得主體兩側均與限位部形成擠壓作用,避免定位件脫離或者產生偏轉,保證整體結構的穩固性,收縮間隙保證彈片具有足夠的彈力與限位部形成穩固的抵接。
進一步的,所述彈片呈L型,其開口端形成向遠離主體的方向傾斜延伸的加長段。加長段的設置不僅增加彈片的彈力,而且當定位件伸入限位部時,兩側的加長段起到了引導作用,保證定位件平衡、穩定地插入限位部,另外其向外傾斜延伸,即橫向寬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寬度,在插入限位部時無需施加外力,可以在限位部內壁的擠壓作用下收縮。
進一步的,所述彈片的封閉端內側形成圓弧形缺口部。缺口部可以增加彈片的收縮形變量,加大彈片的彈力。
進一步的,兩側彈片的封閉端側面與限位部內側壁相抵。保證定位件在橫向寬度方向將限位部撐開,兩者形成穩定的裝配,同時也保證彈性收縮部具有足夠的彈力將限位部撐開。
進一步的,所述主體端部外壁對稱形成平衡翼片,兩側平衡翼片的側面與限位部內側壁相抵。平衡翼片的設置使得主體的首尾兩端均與限位部內壁相抵,整體結構更加穩固,平衡性更佳,定位件整體不會產生傾斜。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部還形成與入口相對設置的出口,所述主體沿軸向延伸形成伸長段,該伸長段從出口穿出,所述主體卡設在限位部內。伸長段的設置不僅可以給使用者明顯的手感提示,提示定位件與限位部內頂面相抵完成裝配,而且也起到了引導作用,使得裝配操作更簡單。
進一步的,所述伸長段包括呈錐臺狀部分和設于端部的球狀體。球狀體的設計便于其對準出口順利伸出,錐臺狀部分外徑逐漸加大,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同時其又與定位件的主體和彈性收縮部之間存在較大的寬度差,有效阻擋主體從出口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清市創意影視器材有限公司,未經樂清市創意影視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23258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