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有效
| 申請號: | 202220194658.0 | 申請日: | 2022-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16526498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3 |
| 發明(設計)人: | 上官秋和;劉青天;張軍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6 | 分類號: | G02B13/06;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福建如浩律師事務所 35223 | 代理人: | 林俊紅 |
| 地址: | 361028 福建省廈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感知 系統 廣角鏡頭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包括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光闌、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具負屈光度,所述第二透鏡具負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均具正屈光度,所述第五透鏡具正屈光度,所述第六透鏡具負屈光度,所述第七透鏡具正屈光度,且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與所述第六透鏡的物側面相互膠合。本實用新型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外徑小、總長短、體積小;大像面設計,同時高像素,支持4K級車載傳感器要求;其相對照度大于70%,亮度均勻;鏡頭通光大,低照效果好;在?40℃到105℃環境下不失焦,保證成像質量,滿足車規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學鏡頭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
背景技術
人類對外界環境的感知80%來自于視覺,是否具有先進的視覺系統已成為判斷機器人智能水平的重要標志。感知系統的任務是獲取外部環境和自身狀態信息,它是人類感覺器官的延伸。感知傳感器基于眼睛與大腦生理學,可以很方便的與電子設備集成一體,向機器人提供先進的視覺感知系統,其中,鏡頭是感知系統的一個重要部件。
現有的車載感知系統鏡頭普遍存在以下缺陷:鏡頭分辨率不高,一般在2M 左右,到大靶面區域,解像力急劇下降;鏡頭一般中心亮,邊緣暗,且鏡頭通光較小,能量利用率不高,低照效果不好;鏡頭結構復雜、外徑大、總長長;鏡頭使用溫度范圍較窄,在高低溫環境下容易失焦。
鑒于此,本申請發明人發明了一種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像素高、體積小、相對照度高、高低溫不失焦的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感知系統的廣角鏡頭,包括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次設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光闌、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第七透鏡,所述第一透鏡至第七透鏡各自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以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所述第一透鏡具負屈光度,且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像側面為凹面;
所述第二透鏡具負屈光度,所述第三透鏡、第四透鏡均具正屈光度;
所述第五透鏡具正屈光度,且第五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像側面為凸面;
所述第六透鏡具負屈光度,且第六透鏡的物側面為凹面,像側面為凹面;
所述第七透鏡具正屈光度,且第七透鏡的物側面為凸面,像側面為凸面;
且所述第五透鏡的像側面與所述第六透鏡的物側面相互膠合。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鏡滿足:nd1>1.8,其中,nd1為第一透鏡的折射率。
進一步地,該鏡頭滿足:-0.6f1/f7-1,其中,f1為所述第一透鏡焦距, f7為所述第七透鏡的焦距。
進一步地,所述第四透鏡滿足:nd4>1.7,其中,nd4為所述第四透鏡的折射率。
進一步地,所述第五透鏡為正透鏡,且所述第五透鏡的折射率溫度系數 dn/dT<-2*10E-6。
進一步地,該鏡頭滿足:|Vd6-Vd5|30,其中,Vd5為所述第五透鏡色散系數,Vd6為所述第六透鏡色散系數。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七透鏡均為非球面透鏡。
進一步地,該鏡頭滿足:TTL/h≤3.5,其中,TTL為鏡頭的光學總長,h 為鏡頭的設計像高。
進一步地,該鏡頭水平視場角大于等于120°。
進一步地,該鏡頭的成像像高小于等于9.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201946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