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及其俘能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614114.6 | 申請日: | 2022-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839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徐振龍;王紫儀;劉逸喆;楊娜;李映暄;賀慶楷;吳雅陽;劉敬彪;王云;孟愛華;周茂瑛;孟慶華;章雪挺;田曉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3B13/20 | 分類號: | F03B13/20;H02N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摩擦 納米 發電機 波浪 發電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安裝盤(8)和發電機構,所述安裝盤(8)設置在殼體內,所述發電機構設置在安裝盤上,所述發電機構包括彈簧鋼片(17)、扇形艙室(2)、整流橋(4)和發電組件,所述彈簧鋼片(17)豎直設置,兩個所述扇形艙室(2)呈對稱結構固定在彈簧鋼片(17)頂部的兩側,且所述扇形艙室(2)的外側面粘貼有金屬電極(15),所述整流橋(4)設置在扇形艙室(2)內,兩組所述發電組件呈對稱結構設置在彈簧鋼片(17)的兩側,所述發電組件包括若干呈發射狀結構排列的金屬基板(5),所述金屬基板(5)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貼合有絕緣膠帶(16)、金屬電極(15)和介電薄膜(14),所述金屬基板(5)的下表面由上往下依次貼合有絕緣膠帶(16)和金屬電極(15),兩組所述發電組件的發射端相互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盤(8)的中心處設有通孔,所述安裝盤(8)的下表面固定有滑環座(11),所述滑環座(11)沿通孔的邊緣處設置,所述滑環座(11)內設置有導電滑環(10),所述發電機構設置在導電滑環(10)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盤(8)的上方設置有塑料基板(7),所述塑料基板(7)的中心處設有環形插接座,所述環形插接座插接至導電滑環(10)的頂部,所述兩組所述發電組件的發射端固定設置有塑料基板(7)的中心處,所述彈簧鋼片(17)的底端固定設置在塑料基板(7)的中心處。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1)和下殼體(9),所述安裝盤(8)的邊緣處設置有環形的連接板,所述上殼體(1)的底端套接至連接板頂側,所述下殼體(9)的頂端套接至連接板的底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的上下兩側的連接處均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內設置有密封圈(6)。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環座(11)的底側固定有頂針座(12),所述頂針座(12)上安裝有彈簧頂針(13),所述彈簧頂針(13)的底端抵接至下殼體(9)的內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基板(5)和絕緣膠帶呈半圓形結構,所述介電薄膜(14)選擇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帶有微納米凹凸結構,兩片所述金屬基板(5)之間的夾角為5°,兩個所述扇形艙室(2)外壁之間的夾角為80°。
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波浪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右兩側所述發電組件中,外表面無介電薄膜的金屬電極通過導線連接作為輸出端A,外表面粘貼有介電薄膜的金屬電極通過導線連接作為輸出端B,左右兩側的發電組件分別并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61411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