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1512672.1 | 申請日: | 202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9583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天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江西集睿智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6158 | 代理人: | 趙慧斌 |
| 地址: | 331601 江西省吉安市吉水***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機 組裝 裝置 | ||
1.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頂部固定設置有殼體(2),所述殼體(2)內側設置有輸送帶(3),所述輸送帶(3)上開設有用于放置面殼組件并對其進行側邊定位的側邊定位槽(4),所述殼體(2)內側底部設置有驅動機構(5),所述驅動機構(5)頂端傳動連接有抬升定位機構(6),所述底座(1)頂部固定嵌套設置有承托機構(7),所述承托機構(7)內部兩側均設置有觸發機構(8);
所述驅動機構(5)包括底板(51)、驅動電機(52)、往復螺桿(53)、第一彈簧(54)、螺紋套管(55)、導向板(56)和導向桿(57);
所述底板(51)固定設置于殼體(2)內側,所述驅動電機(52)固定設置于底板(51)底部,所述往復螺桿(53)位于底板(51)頂部,且與驅動電機(52)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54)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往復螺桿(53)頂端,所述螺紋套管(55)套接設置于往復螺桿(53)外側,且通過往復螺紋與往復螺桿(53)傳動連接,所述導向板(56)固定套接設置于螺紋套管(55)外側底部,所述導向桿(57)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導向桿(57)分別滑動貫穿設置于導向板(56)頂部兩側,且均與底板(51)固定連接;
所述抬升定位機構(6)包括抬升板(61)、內限位塊(67)以及兩組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包括第二彈簧(62)、定位側板(63)、觸發桿(64)、移動板(65)和外限位塊(66);
所述抬升板(61)固定套接設置于螺紋套管(55)外側頂部,所述第二彈簧(62)固定連接于抬升板(61)內部一側,所述定位側板(63)滑動嵌套設置于抬升板(61)頂部并延伸至抬升板(61)內部,所述觸發桿(64)固定設置于定位側板(63)外側,所述移動板(65)固定設置于定位側板(63)內側,且滑動設置于抬升板(61)內部,所述外限位塊(66)固定設置于移動板(65)內側,所述內限位塊(67)位于兩個外限位塊(66)之間,且與第一彈簧(54)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機構(7)包括承托板(71)、承托通道(72)和觸發通道(7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71)固定嵌套設置于殼體(2)頂部,所述承托通道(72)貫穿設置于承托板(71)頂部,所述觸發通道(73)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觸發通道(73)分別貫穿設置于承托板(71)頂部兩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觸發機構(8)包括第一容納槽(81)、下限位板(82)、導向槽(83)、橫桿(84)、第三彈簧(85)、復位套環(86)、第二容納槽(87)、上限位板(88)和第四彈簧(89)。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納槽(81)開設于觸發通道(73)內部下方,所述下限位板(82)滑動設置于第一容納槽(81)內側,所述導向槽(83)貫穿設置于下限位板(82)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84)固定設置于下限位板(82)外側,且滑動貫穿第一容納槽(81)內壁并延伸至承托板(71)外部,所述第三彈簧(85)與復位套環(86)由內向外依次套接設置于橫桿(84)外側,所述第三彈簧(85)一端與承托板(71)固定連接以及另一端與復位套環(86)固定連接,所述復位套環(86)固定套接設置于橫桿(84)外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納槽(87)開設于觸發通道(73)內側上方,所述上限位板(88)滑動嵌套設置于第二容納槽(87)內側,所述第四彈簧(89)一端與上限位板(88)固定連接以及另一端與第二容納槽(87)內壁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手機組裝裝置的手機組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S1、利用輸送帶(3)對多個面殼組件進行輸送,輸送帶(3)上的側邊定位槽(4)在面殼組件完成放置后對其進行側邊定位,隨后手動將電池蓋放置于承托通道(72)內側,電池蓋下落至下限位板(82)頂部,同時承托通道(72)對電池蓋進行定位;
S2、當任意一個面殼組件被輸送帶(3)輸送至抬升定位機構(6)上方時,驅動電機(52)驅動往復螺桿(53)轉動,往復螺桿(53)轉動時帶動螺紋套管(55)上升,螺紋套管(55)上升時則帶動抬升板(61)同步上升,當抬升板(61)上升距離達到第一閾值時,抬升板(61)頂部與面殼組件底部接觸;
S3、當第二彈簧(62)上升距離達到第二閾值時,內限位塊(67)解除對外限位塊(66)的限位,此時在第二彈簧(62)的推動下,定位側板(63)帶動觸發桿(64)向內側移動,此時兩個定位側板(63)分別由兩側對被側邊定位槽(4)所定位的面殼組件進行最終定位;
S4、當第二彈簧(62)上升距離達到第三閾值時,抬升板(61)帶動面殼組件由側邊定位槽(4)內側移出,后續隨著第二彈簧(62)的繼續上,觸發桿(64)進入到觸發通道(73)內側,面殼組件也進入到承托通道(72)內側,當第二彈簧(62)上升距離達到第四閾值時,觸發桿(64)通過導向槽(83)的傾斜內壁對下限位板(82)進行推動,使下限位板(82)回縮至第一容納槽(81)內側,進而解除對電池蓋的阻擋,此時電池蓋落在面殼組件頂部;
S5、當第二彈簧(62)上升距離達到第五閾值時,觸發桿(64)推動上限位板(88)進入到承托通道(72)內側,進而對電池蓋進行阻擋,使電池蓋無法繼續上升,當第二彈簧(62)上升距離達到第六閾值時,電池蓋受壓完成與面殼組件的組裝,同時此時螺紋套管(55)運動至往復螺桿(53)外側往復螺紋最頂端;
S6、隨著往復螺桿(53)的繼續轉動,抬升板(61)帶動完成組裝的面殼組件以及電池蓋逐漸下降,最終完成組裝的面殼組件以及電池蓋落于輸送帶(3)上的側邊定位槽(4)內側被輸送帶(3)所輸出,相鄰的下一個面殼組件則再次被輸送至抬升定位機構(6)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天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天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15126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