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382001.1 | 申請日: | 202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70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明(設計)人: | 石鎧源;王冰冰;廖思蔚;楊亞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64/106 | 分類號: | B29C64/106;C08G73/06;C25D9/02;C25D5/02;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創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電化學 聚合 吡咯 微增材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基于彎月面引導的抽吸結合式電化學微增材裝置,以0.1mol·L-1吡咯+0.005mol·L-1陰離子摻雜劑或0.35mol·L-1吡咯+0.2mol·L-1陰離子摻雜劑的溶液為電解液,所述陰離子摻雜劑包括2-萘磺酸、2,6-萘二磺酸二鈉和鈦鐵試劑,通過電化學工作站設置一定大小的電流密度,使電解液在導管中形成循環回路,進而從兩噴頭底部流出形成動態穩定的液面并與經打磨拋光后的金屬基底接觸,從而實現導電高分子聚吡咯在金屬基底上的沉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陰離子摻雜劑為鈦鐵試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密度為1-20mA/cm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密度為5mA/cm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液包含0.35mol·L-1吡咯+0.2mol·L-1陰離子摻雜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電化學聚合的聚吡咯微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備電解液所用的溶劑為水系或有機溶劑體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8200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起重機穩定性分析方法、起重機防傾覆控制方法及裝置
- 下一篇:皮秒光纖激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