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369853.7 | 申請日: | 2022-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57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何澤桐;何賓成;崔傳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普潤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廣諾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611 | 代理人: | 趙耀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水冷 分機 齒輪 平衡 供油 潤滑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涉及循環水冷卻塔領域。該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包括和齒輪箱、標準油桶和霧化油主機外殼,齒輪箱外側設置有平衡供油系統、潤滑系統和回油系統,平衡供油系統包括儀表風、總控閥、管線、氣動三聯件、氣動泵、第三連接管、第二油過濾器、第一管線控制閥、油管路、連接管路。該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霧化油主機內部的潤滑油被霧化油主機加工成油霧,使油霧在霧化油主機通過霧化油出口連接的輸送霧化油主管內部輸送時顆粒尺寸小于微米,可以進行長距離輸送而不會碰撞凝聚沉降,保證潤滑油以油霧的狀態安全地輸送到高空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供油結構,具體為一種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屬于循環水冷卻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循環水冷卻系統成為了市政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循環水冷卻系統大致由冷凍設備、冷卻塔、地下循環水泵、手動蝶閥、電動蝶閥、過濾器、電子除垢儀等組成,冷卻塔內部的齒輪箱工作強度高,需要頻繁的向冷卻塔的齒輪箱內部補充潤滑油,來保證冷卻塔的齒輪箱進行正常的工作,減少冷卻塔故障的頻率,可以有效的減少循環水冷卻系統維修需要的經濟投入。
冷卻塔的齒輪箱進行頻繁地添加潤滑油,也就意味著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多次高空加油,作業的危險性較高,并且在作業過程中無法對齒輪箱內部進行有效隔離,外來的濕氣和污染物易進入齒輪箱內部,造成齒輪加速磨損,降低了冷卻塔的齒輪箱添加潤滑油的作用。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多次高空加油,作業的危險性較高,并且在作業過程中無法對齒輪箱內部進行有效隔離,外來的濕氣和污染物易進入齒輪箱內部,造成齒輪加速磨損,降低了冷卻塔的齒輪箱添加潤滑油的作用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循環水冷卻塔分機齒輪平衡供油、潤滑和回油系統,包括和齒輪箱、標準油桶和霧化油主機外殼,所述齒輪箱外側設置有平衡供油系統、潤滑系統和回油系統,所述平衡供油系統包括儀表風、總控閥、管線、氣動三聯件、氣動泵、第三連接管、第二油過濾器、第一管線控制閥、油管路、連接管路、加油閥、油位平衡設備、油位限位排油管、排油主管、回油閥、回收油桶和回油壓力平衡釋放口;所述潤滑系統包括電源線、主機連接閥、第一連接管、控制閥、霧化油主機、輸送霧化油主管、霧化油下落支管、單絲頭短接頭、霧化油分配器和排油管,所述霧化油主機與管線之間固定連接有彎管,所述霧化油分配器一側設置有霧化油聚集器、第二連接管、霧化油注入設備、油位壓力平衡管、油位平衡設備和油位限位排油管;所述回油系統包括第一排油閥和排油編織軟管。
優選地,所述霧化油主機一側連接有油過濾器,所述油過濾器通過管道連接有油箱,所述油箱通過管道連接有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一電磁閥通過總控閥連接有油加熱器,所述霧化油主機連接有氣源入口,所述氣源入口連接有第三電磁閥,所述第三電磁閥連接有氣源調壓過濾器,所述氣源調壓過濾器連接有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通過總控閥連接有霧化油電磁閥,所述霧化油電磁閥通過總控閥與霧化油出口連接,通過對霧化油主機連接兩路實施路線,保證霧化油主機將標準油桶內部的潤滑油運輸到齒輪箱內部,保證對齒輪箱內部補充潤滑油的高效穩定。
優選地,所述總控閥連接于儀表風與管線之間,所述管線通過氣動三聯件與氣動泵連接,所述氣動泵設置于總控閥頂部,所述第二油過濾器兩側通過兩個第三連接管分別與氣動泵和第一管線控制閥連接,所述第一管線控制閥通過油管路連接有第二管線控制閥,所述第一管線控制閥通過油管路與連接管路連接,所述加油閥固定連接于齒輪箱頂部并與連接管路連接,通過儀表風為潤滑油輸送提供動力,保證潤滑油輸送過程中成本的低廉,保證對齒輪箱內部補充潤滑油的經濟效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普潤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普潤達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36985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