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梅花離體再生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224871.6 | 申請日: | 2022-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11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張俊衛;陳曼曼;鄭亞霞;張杰;包滿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梅花 再生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梅花離體再生的方法,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具體而言,該方法包括對再生的梅花不定芽進行伸長培養,伸長培養包括依次進行的第一階段伸長培養、第二階段伸長培養、第三階段伸長培養和第四階段伸長培養。該方法促進了梅花再生芽的伸長生長,可以有效抑制繼代過程中頂芽褐化枯死及葉片黃化等現象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梅花離體再生的方法。
背景技術
梅花(Prunus mume),薔薇科李屬植物,原產中國,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極具觀賞價值。梅花遺傳轉化體系的建立是研究梅花基因功能、創新梅花種質資源等的基礎,而建立高效穩定的植物再生體系是進行遺傳轉化的基礎。目前已有從梅花葉片(呂英民等,2006)、胚軸(聞娟,2009)、成熟胚子葉(張俊衛等,2014,2019;曹珊珊,2015;楊佩娟,2016)等材料誘導再生芽的報道,但梅花再生芽在繼代過程中會出現伸長生長慢,不定芽伸長數量少,以及頂芽褐化枯死及葉片失綠黃化等問題,是限制再生芽成苗生根的重要因素。
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梅花離體再生的方法,該方法促進了梅花再生芽的伸長生長,可以有效抑制繼代過程中頂芽褐化枯死及葉片黃化等現象的發生。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梅花離體再生的方法,其包括:對再生的梅花不定芽進行伸長培養,伸長培養包括依次進行的第一階段伸長培養、第二階段伸長培養、第三階段伸長培養和第四階段伸長培養;
第一階段伸長培養采用第一培養基進行培養:第一培養基包括:在QL基本培養基中附加1-1.2mg/L的6-芐氨基嘌呤和0.1-0.12mg/L的吲哚丁酸;
第二階段伸長培養采用第二培養基進行培養:第二培養基包括:在QL基本培養基中附加0.7-0.9mg/L的6-芐氨基嘌呤和0.05-0.07mg/L的吲哚丁酸;
第三階段伸長培養采用第三培養基進行培養:第三培養基包括:在QL基本培養基中附加0.7-0.8mg/L的6-芐氨基嘌呤和0.06-0.07mg/L的吲哚丁酸;
第四階段伸長培養采用第四培養基進行培養:第四培養基包括:在QL基本培養基中附加0.6-0.7mg/L的6-芐氨基嘌呤和0.04-0.05mg/L的吲哚丁酸。
發明人創造性的提出了一種梅花離體再生的方法,該方法能有效抑制再生芽的褐化,維持頂芽正常伸長生長,減少黃化葉片數量,為后續繼代及生根培養提供優質的外植體材料,有利于提高存活率,進而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
發現通過四階段的伸長培養,再生芽的伸長率較高、易于成苗,且生長勢良好,頂芽與葉片黃化枯死的現象減少。
第一階段伸長培養至第四階段伸長培養的培養基均不相同,若反復使用同一種激素組合(即相同的伸長培養基)進行伸長培養,會導致伸長芽的生長勢越來越弱,大部分再生芽主莖出現頂芽黃化及褐化枯死現象,后期培養過程中成苗難度大,非常不利于材料的生長及保存。
第一階段伸長培養的第一培養基中各激素的組合比較重要,不同激素組合的伸長效果有明顯差異。發明人發現,若培養基的組成不在本發明提供的第一培養基的范圍內,則會導致再生芽接種至伸長培養基中出現伸長芽數量較少、生長較為緩慢、主莖較細弱或較粗、叢生芽增殖較多但生長緩慢、無或極少有再生芽伸長生長等現象。而在本發明提供的第一培養基激素組合下進行培養,不定芽伸長快,主莖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22487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