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牛用牧草智能化工業生產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173190.1 | 申請日: | 2022-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310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大綱;閔力;徐斌;童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22/00 | 分類號: | A01G22/00;A01D45/00;A01D43/00;A01D59/02;A01F29/00;A01F29/09;A23N17/00;C12M1/02;C12M1/06;C12M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鄧愛軍 |
| 地址: | 510640***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牛 牧草 智能化 工業生產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牧草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牛用牧草智能化工業生產系統,包括牧草生產系統,所述牧草生產系統包括牧草收割系統、牧草粉碎系統、牧草發酵系統和牧草營養劑系統;所述牧草收割系統包括牧草刈割模塊、牧草烘干模塊和牧草打捆模塊;所述牧草粉碎系統包括牧草粉碎模塊、牧草攪拌模塊、牧草分流模塊和牧草收集模塊;所述牧草發酵系統包括牧草混合模塊、牧草加熱模塊、酵母添加模塊和牧草包裝模塊。本發明中,通過牧草發酵系統對牧草進行發酵,補充牧草中的水分,提高牧草的口感,同時提高了牧草的保存時間,通過牧草營養劑系統將牧草汁制成營養劑,提高牧草汁的營養價值,充分的利用到牧草汁中的營養物質,達到了對牧草充分的利用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牧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牛用牧草智能化工業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牧草,一般指供飼養的牲畜食用的草或其他草本植物。牧草再生力強,一年可收割多次,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因此成為飼養家畜的首選。牧草品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畜牧業經濟效益的高低,需加以重視。牧草是發展畜禽生產,特別是草食家畜生產的基礎,牧草是野生或人工栽培的可供牲畜放牧時吃的草。牧草中不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還含有對維持反芻家畜健康特別重要的粗纖維,這是糧食與其它飼料所不能替代的。作為牧草的條件最好是具備生長旺盛草質柔嫩、單位面積產量高、再生力強、一年內能收割多次、對家畜適口性好、營養上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和長骨骼所必需的適量的磷鈣及豐富的維生素類等。從這一點來看以豆科植物為好。收割后可作為鮮草、干草、青貯飼料使用或不收割直接放牧。
象草是禾本科、黍族多年生叢生大型草本植物,常具地下莖。稈直立,高可達4米,葉鞘光滑或具疣毛;葉舌短小,葉片線形,扁平,質較硬,上面疏生刺毛,下面無毛,邊緣粗糙。圓錐花序;主軸密生長柔毛,剛毛金黃色、淡褐色或紫色,生長柔毛而呈羽毛狀;小穗披針形,近無柄,脈不明顯;花藥頂端具毫毛;花柱基部聯合。葉片筒狀、壁厚。象草因大象喜食而得名。其種植簡便、適口性好、營養價值較一般植物高,是野生和家養動物的良好飼料。象草多作青刈飼料,也可青貯或調制成干草。柔嫩的象草適口性更好,青貯和干草一般要添加大豆等以提高其適口性和消化率。因此,大面積種植象草,是解決飼料不足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因為象草中含有的水分較高,導致象草的保存時間短,容易變質,為了延長象草的保存時間,需要將象草進行晾干,象草中的水分減少,保存時間變長了,但是象草的營養價值變低,對象草內部的營養利用不充分。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牛用牧草智能化工業生產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牛用牧草智能化工業生產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牛用牧草智能化工業生產系統,包括牧草生產系統,所述牧草生產系統包括牧草收割系統、牧草粉碎系統、牧草發酵系統和牧草營養劑系統;
所述牧草收割系統包括牧草刈割模塊、牧草烘干模塊和牧草打捆模塊;
所述牧草粉碎系統包括牧草粉碎模塊、牧草攪拌模塊、牧草分流模塊和牧草收集模塊;
所述牧草發酵系統包括牧草混合模塊、牧草加熱模塊、酵母添加模塊和牧草包裝模塊;
所述牧草營養劑系統包括牧草汁添加模塊、添加劑添加模塊、營養劑濃縮模塊和營養劑包裝模塊。
作為優選,所述牧草收割系統與牧草粉碎系統連接在一起,所述牧草粉碎系統與牧草發酵系統連接在一起,所述牧草發酵系統與牧草營養劑系統連接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牧草刈割模塊的輸出端與牧草烘干模塊的輸入端連接在一起,所述模塊烘干模塊的輸出端與牧草打捆模塊的輸入端連接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牧草粉碎模塊的輸入端與牧草打捆模塊的輸出端連接在一起,所述磨槽粉碎模塊的輸出端與牧草攪拌模塊的輸入端連接在一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未經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17319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