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軌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運輸監管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040261.0 | 申請日: | 2022-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48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浩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融才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00 | 分類號: | B61L23/00;B61L1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盟科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9 | 代理人: | 孫麗君 |
| 地址: | 210000 江蘇省南***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軌道交通 智能化 信息化 運輸 監管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軌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運輸監管方法及系統,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獲取列車內各區域監控視頻影像與位置信息作為實時運輸信息;列車車載終端獲取車內運輸信息,進行故障點檢測;檢測設備實時檢測列車運行狀態數據,并上傳云端服務器;處理中心接收運行狀態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列車健康狀態信息;獲取列車實際運行過程中能耗,計算列車行駛綜合能耗信息;實時監管列車健康狀態與綜合能耗信息,超過預設閾值時進行報警。有益效果:通過實時監測軌道交通列車,實現車輛運輸過程監測的同時,通過圖像處理與特征點提取,實時分析車內設施的狀態并檢測故障點,便于維護人員及時進行維修更換,保證列車內人員設施安全健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基于軌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運輸監管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軌道交通是實現乘客運輸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猛,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越來越多,運營里程不斷增加,由此帶來的運營安全問題不容小覷。由于城市軌道交通人流密集、地下空間狹小,一旦發生人員踩踏、設備故障等突發事件,后果非常嚴重,據不完全統計,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事故是因設備故障或人為因素而引起的。因此需要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實時的監管,保證軌道系統的健康穩定運行。
城市軌道交通中運行的各大子系統都由眾多設備組成,如地鐵系統中的CI監測并發送信號機、道岔、DRB信息等;ATP由主控板、記錄板、電源板、輸入板、輸出板等設備構成,每個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都關系到列車的行車安全和行車效率。由于行車特點的實時性和安全性要求,一旦現場行車過程中出現可能導致安全隱患或設備故障的現象,需要人工參與憑借經驗進行及時分析、定位和處理,否則相關系統將直接或間接導向安全側,影響運行效率。若不能及時定位問題所在則在后續故障原因定位時,需拷回該時間段內的數據采用維護工具或三方工具進行分析定位并整理產生故障說明報表,導致維護工作冗余復雜效率低下,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去進行維護。而僅僅通過實時監測做到故障定位,及時進行維護仍然不能滿足于目前的軌道交通系統,需要結合實時行車數據形成預測,做到提前預防,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故障造成意外的損失與傷亡,確保行車始終處于健康穩定。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軌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運輸監管方法及系統,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為此,本發明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軌道交通的智能化信息化運輸監管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列車內各區域監控視頻影像與位置信息作為實時運輸信息;
列車車載終端獲取車內運輸信息,進行故障點檢測;
檢測設備實時檢測列車運行狀態數據,并上傳云端服務器;
處理中心接收運行狀態數據進行處理,得到列車健康狀態信息;
獲取列車實際運行過程中能耗,計算列車行駛綜合能耗信息;
實時監管列車健康狀態與綜合能耗信息,超過預設閾值時進行報警。
進一步的,所述故障點包括設施故障與設施污染,且所述列車車載終端獲取車內運輸信息,進行故障點檢測的方法為將運輸信息與大數據平臺及原始數據進行對比,判斷是否存在設施故障與設施污染,若存在,則提取出特征圖片并確定位置信息,若不存在則繼續獲取實時運輸信息。
進一步的,所述提取出特征圖片并確定位置信息包括以下步驟:
采用SIFT算法在所述運輸信息中提取出故障圖像特征點;
利用位置敏感散列算法對提取的所述故障圖像特征點進行匹配,并使用魯棒估計方法篩除錯誤的匹配點對,獲得最終匹配結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融才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融才交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4026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托盤
- 下一篇:三維存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