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硫船用燃料油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024871.1 | 申請日: | 2022-0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5240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朱慧紅;劉鐵斌;金浩;呂振輝;楊光;劉璐;楊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65/04 | 分類號: | C10G6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硫船用 燃料油 生產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硫船用燃料油生產方法,所述生產方法內容如下:在氫氣存在條件下,渣油原料進入加氫反應區依次與瀝青質轉化催化劑和加氫脫硫催化劑接觸進行反應,反應流出物經分離后得到的大于350℃餾分直接作為低硫船用燃料油組分或作為調和組分用于生產船用燃料油。本發明生產方法采用催化劑級配方案來加工減壓渣油生產低硫船用燃料油。采用瀝青質轉化催化劑和高活性加氫脫硫催化劑的匹配使用,選擇性轉化瀝青質和將稠環芳烴斷裂加氫來保證體系的穩定性,同時進一步脫除原料中的硫,使其滿足低硫船燃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油化工領域,涉及船用燃料油生產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加氫生產低硫船用燃料油方法。
背景技術
國際海事組織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第70屆會議決定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船用燃油硫含量不超過0.50%m/m的規定。這意味著低硫燃料油將逐步取代普通船用高硫燃料油成為市場主流燃料油。我國是燃料油消費大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硫燃料油生產國,低成本的低硫船燃生產技術是研究的目標。
沸騰床渣油加氫技術具有反應器內溫度均勻,運轉周期長,裝置操作靈活等特點,是加工高硫、高殘炭、高金屬重質原油的重要技術,在實現較高的脫硫率,是經濟生產低硫船燃的高效工藝方案。目前船舶航行使用RME180和RMG380兩種燃料油。決定燃料油品質的主要規格指標包括粘度、硫含量、總沉積物、殘炭和傾點等。其中總沉積物是一個關鍵指標,因為油品中的沉積物會加劇設備磨損和噴油嘴堵塞,沉積物可在儲存罐中、過濾器網上或設備積累,造成油料從油罐到燃燒器流通不暢。兩種燃料油總沉積物(老化法)的指標為≤0.1%。如何在保證高脫硫率下,總沉積物達到指標要求或更低是我們研究的方向。
沉淀物是一種軟碳物質,在苛刻的操作條件和高轉化率情況下,催化和熱裂化過程中會生成沉淀物。研究表明渣油轉化過程中沉淀物的生成與渣油中的瀝青質有關。沉淀物中具有類似于瀝青質的結構,從沉淀物中分離出的瀝青質與減壓渣油中的瀝青質相比,具有更短的烷基鏈和更高的芳香性。因此,瀝青質的選擇性轉化是降低沉積物生成的關鍵。
CN201880075001.9公開一種用于提質加氫裂化器未轉化重油的方法和系統。從加氫處理系統提供未轉化的重油進料,其中所述未轉化的重油進料包括加氫裂化器渣油;任選地,將第一芳族進料添加到所述未轉化的重油進料中以形成混合物;使所述未轉化的重油進料或所述混合物直接進入分離過程以除去不溶物,從而形成未轉化的重油料流;任選地,將第二芳族進料與所述未轉化的重油料流組合以形成第二混合物;使所述未轉化的重油料流或所述第二混合物進入重油加氫處理過程,從而由所述未轉化的重油料流或所述第二混合物形成加氫處理的重油料流;其中所述第一芳族進料或所述第二芳族進料中的至少一種與所述未轉化的重油進料或所述未轉化的重油料流組合;以及任選地,回收或進一步處理所述加氫處理的重油料流。重油加氫處理方法通常包含選自脫金屬催化劑、脫硫催化劑或其組合的催化劑。脫金屬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孔體積(通常0.6cc/g),較大的平均中孔直徑(180埃)和較低的表面積(150m2/g),活性金屬含量(Mo和Ni)偏低,其中Mo含量通常6重量%,Ni含量2重量%。過渡和轉化催化劑的孔體積通常為0.5-0.8cc/g,表面積為100-180m2/g,并且平均中孔直徑為100-200埃。活性Mo含量通常為5-9重量%,Ni為1.5-2.5重量%。深度轉化催化劑孔體積通常為0.7cc/g,表面積為150m2/g,并且平均中孔直徑為150埃。活性Mo含量通常7.5重量%,鎳2重量%。該專利是通過對未轉化油加入芳烴類物質后過濾來降低沉積物含量,未轉化油不能直接生產低硫船燃。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低硫船用燃料油生產方法,本發明生產方法采用催化劑級配方案來加工減壓渣油生產低硫船用燃料油。采用瀝青質轉化催化劑和高活性加氫脫硫催化劑的匹配使用,選擇性轉化瀝青質和將稠環芳烴斷裂加氫來保證體系的穩定性,同時進一步脫除原料中的硫,使其滿足低硫船燃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02487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