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2120649968.2 | 申請日: | 2021-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5436296U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登峰;陳雷;周詩君;張舟云;位超群;魏粲然;孫臣玉;秦基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電驅動有限公司;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電驅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B60L15/00;B60K1/00;B60K17/06;B60L3/00;H05K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宣慧蘭 |
| 地址: | 201806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汽車 三合一 系統 總成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包括控制器、電機、減速器、三合一外殼、進水管和高壓插件,控制器包括濾波裝置和功率模塊;三合一外殼包括上腔體、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濾波裝置和功率模塊安裝在上腔體內,減速器安裝在第一腔體內,電機安裝在第二腔體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壓鑄成型將控制器、電機和減速器的殼體進行高度集成為一個三合一外殼,避免了傳統的通過螺栓方式進行的物理集成剛度和模態較差的風險,提高了整個三合一系統的剛度和強度模態,增強控制器、電機和減速器裝配后的強度,降低了振動過程中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的損壞風險,大幅度降低了加工和裝配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驅動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度與日俱增,市場認可度也不斷提高。新能源電動汽車由于其綠色、節能等特點,為提高其能效增加續航里程,其發展必然呈現輕量化、集成化、小型化的趨勢。由于電動汽車由于其整車空間相對狹小,其機艙內部空間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電驅動系統也在不斷朝著三合一集成方向發展,即將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集成在一起。
現存市面上的三合一系統,電機、電控、減速器都是通過螺栓實現結構件間的物理連接,彼此之間采用水管、線束等實現水路和電氣連接。這種設計方案的結構依舊體積龐大,而且通過螺栓連接的三合一整體剛度較差,耐振動性能不足,模態比較差,實際使用過程中因振動出現損壞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物理集成的三合一系統本身體積也相對較大,也不利于充分利用電動汽車內部的有限空間,往往使得實際使用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通過壓鑄成型將控制器、電機和減速器的殼體進行高度集成為一個三合一外殼,避免了傳統的通過螺栓方式進行的物理集成剛度和模態較差的風險,提高了整個三合一系統的剛度和強度模態,增強控制器、電機和減速器裝配后的強度,降低了振動過程中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的損壞風險,大幅度降低了加工和裝配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包括控制器、電機和減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濾波裝置和功率模塊,所述三合一電驅系統總成還包括三合一外殼、進水管和高壓插件;
所述三合一外殼包括上腔體、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并列設于上腔體的下方;濾波裝置安裝在上腔體內靠近第一腔體的一側,功率模塊安裝在上腔體內靠近第二腔體的一側,減速器安裝在第一腔體內,電機安裝在第二腔體內;
所述進水管通過上腔體與功率模塊進行水路連接,所述高壓插件與濾波裝置的第一輸入端子電氣連接,所述濾波裝置的第一輸出端子與功率模塊的第二輸入端子電氣連接,所述功率模塊的第二輸出端子與電機三相繞組端子電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上腔體內設有隔離板,隔離板的一側設有用于固定濾波裝置的第一安裝部,隔離板的另一側設有用于固定功率模塊的第二安裝部。
進一步地,所述上腔體上設有內進水口和內出水口,所述三合一外殼上設有第一進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進水口與內進水口相貫通,第一出水口與內出水口相貫通,進水管連接至第一進水口;所述功率模塊上設有第二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內進水口與第二進水口連接,內出水口與第二出水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高壓插件安裝在三合一外殼側面的母線凸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三合一外殼一體壓鑄成型。
進一步地,所述上腔體內設有三相接口,所述三相接口貫穿上腔體和第二腔體,功率模塊的第二輸出端子與電機三相繞組端子通過三相接口電氣連接。
更進一步地,所述三相接口的形狀為腰形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電驅動有限公司;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電驅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電驅動有限公司;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電驅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206499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螺旋焊管多絲共熔高效焊接結構
- 下一篇:一種電池包和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