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解決封頭封口處打磨時接觸不平衡問題的構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111330385.4 | 申請日: | 2021-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9678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朱振民;朱寶仁;朱振華;王進州;王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鑫拓封頭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9/00 | 分類號: | B24B9/00;B24B41/06;B24B55/06;B24B41/02;B24B5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銘睿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22668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解決 封口 打磨 接觸 不平衡 問題 構件 | ||
1.一種解決封頭封口處打磨時接觸不平衡問題的構件,包括機殼(1)和驅動桿(2),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1)兩側設置有風扇(3),風扇(3)靠近機殼(1)內壁的一端設置有支撐機構(4),驅動桿(2)上部連接有旋轉機構(5),旋轉機構(5)表面連接有警示燈(51),所述支撐機構(4)上部轉動連接有磨石(41),支撐機構(4)底部固定連接有活動觸點(42),活動觸點(42)底部設置有固定觸點(43),固定觸點(43)靠近機殼(1)內壁的一端設置有活動桿(6),所述活動桿(6)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桿(61),連接桿(61)遠離活動桿(6)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間歇裝置(62),間歇裝置(62)背面轉動連接有活動輪(63),活動輪(63)底部轉動連接有轉輪(64),轉輪(64)表面設置有傳送帶(7),傳送帶(7)遠離轉輪(64)的一端與驅動桿(2)底部轉動連接,間歇裝置(62)通過連接桿(61)帶動著活動桿(6)在機殼(1)內上下移動,所述活動輪(63)由外圈的從動齒輪和內圈的驅動齒輪兩部分組成,從動齒輪和驅動齒輪同心共軸,從動齒輪的外側與轉輪(64)嚙合,驅動齒輪的外側設置有半圈齒牙;所述間歇裝置(62)的左右內側均設置有齒牙,該齒牙規格與活動輪(63)的驅動齒輪外側的半圈齒牙規格適配,所述旋轉機構(5)兩側轉動連接有第一長桿(52),第一長桿(52)上部固定連接吸盤(53),吸盤(53)底部設置有活塞(54),活塞(54)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一磁塊(55),第一磁塊(55)底部設置有阻隔塊(56),阻隔塊(56)在第一長桿(52)內部滑動連接,阻隔塊(56)底部設置有第二磁塊(57),第一磁塊(55)磁極與相對面第二磁塊(57)磁極相反,所述第二磁塊(57)底部設置有第一推塊(8),第一推塊(8)靠近旋轉機構(5)的一端設置有平衡桿(9),平衡桿(9)靠近第一長桿(52)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91),平衡桿(9)遠離第一長桿(52)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二長桿(92),第二長桿(92)遠離第一長桿(52)的一端轉動連接有第一推桿(10),第一推桿(10)在旋轉機構(5)內部滑動連接;
所述支撐機構(4)和磨石(41)均設置有不少于兩組且二者的數量相同,每一組支撐機構(4)均設置有一組對應的磨石(41 );每組磨石(41)的規格尺寸均相同,且豎直方向上在同一高度,磨石(41)的中軸線與風扇(3)的中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所述第一推桿(10)上部固定連接有正電極板(11),正電極板(11)底部設置有負電極板(12),正電極板(11)兩側設置有電介質板(13),電介質板(13)遠離正電極板(1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第二推桿(14),第二推桿(14)在第一推桿(10)內部滑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解決封頭封口處打磨時接觸不平衡問題的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介質板(13)和第二推桿(14)均設置有兩個且規格相同,位于同一側的電介質板(13)和第二推桿(14)為一組,以第一推桿(10)的中線為參照成對稱分布且規格相同;第二推桿(14)呈斜向上分布且兩個第二推桿(14)的傾斜角度一致,兩個電介質板(13)相對的一端與電極板的距離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鑫拓封頭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南通鑫拓封頭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133038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疏通發電機冷卻管道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手動液壓叉車中的轉彎輔助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