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996892.5 | 申請日: | 2021-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981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明霞;高延鴻;李家正;李建峰;周世華;林育強;丹霞;閆小虎;次仁德吉;羅淑慧;王慧敏;格桑曲珍;劉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西藏自治區(qū)水利電力規(guī)劃勘測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4B28/02 | 分類號: | C04B28/02;C04B38/10;C04B111/40;C04B111/7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祝蓉蓉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高寒 海拔 地區(qū) 抗凍融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水泥32-38wt%、陶粒13-19wt%、細骨料20-26wt%、纖維6-11wt%、粉煤灰7-13wt%、硅微粉4-8wt%、外加劑3wt%;
所述陶粒的制備方法為:
S1、稱取鋼渣粉34-40wt%、再生建筑微粉10-15wt%、廢棄植物纖維粉14-23wt%、鋼纖維或玄武巖纖維27-34wt%,加水造粒制成粒徑3-5.5mm的生料球;所述鋼纖維、玄武巖纖維的單絲長度為4-6mm,直徑45-60μm;
S2、將生料球在1000-1300℃燒結25-30min,冷卻后分別粉碎制成粒徑1-2.5mm的陶粒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的制備方法中,步驟S1的陶粒的原料為鋼渣粉38wt%、再生建筑微粉12wt%、廢棄植物纖維粉20wt%、鋼纖維或玄武巖纖維30wt%。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粒的制備方法中,步驟S1的所述廢棄植物纖維粉是將稻殼、稻草、麥秸、玉米秸稈、棉花稈、木屑或竹屑粉碎后粉末制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的單絲長度15-22mm,直徑75-80μm;為聚丙烯纖維、鋼纖維、玄武巖纖維中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劑包括重量比為1:0.03:0.3:3:4的發(fā)泡劑、穩(wěn)泡劑、防凍劑、膨脹劑、減水劑;所述發(fā)泡劑為松香樹脂類發(fā)泡劑、人工合成類發(fā)泡劑、動植物蛋白類發(fā)泡劑;所述防凍劑為亞硝酸鹽、氯化鈣、乙二醇、尿素中的至少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包括水泥35wt%、陶粒16wt%、細骨料22wt%、纖維8wt%、粉煤灰11wt%、硅微粉5wt%、外加劑3wt%。
7.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寒高海拔地區(qū)的抗凍融泡沫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將水泥、細骨料、纖維、粉煤灰、硅微粉、陶粒混合均勻后按水料比0.3第一次加水攪拌均勻制得水泥砂漿;同時,將外加劑第二次加水,發(fā)泡得到泡沫;第二次加水量為第一次加水量的1/3;最后將泡沫與水泥砂漿攪拌混合均勻,即得抗凍融泡沫混凝土漿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西藏自治區(qū)水利電力規(guī)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未經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西藏自治區(qū)水利電力規(guī)劃勘測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9689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