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974330.0 | 申請日: | 202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8330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玉銀;陳學鵬;張歡;耿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2D27/14 | 分類號: | E02D27/14;E02D27/12;E02D15/02;E02D5/38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韓麗娜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復合 構造 混凝土 組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種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閉箱體、鋼管混凝土柱(7)、四個鋼管混凝土樁(8)、抗剪桁架(11)、受力協調桁架(14)和固廢混凝土(16),四個鋼管混凝土樁(8)分別位于組合承臺的四個角部,所述鋼管混凝土柱(7)貫穿封閉箱體的頂板,四個鋼管混凝土樁(8)貫穿封閉箱體的底板,在鋼管混凝土柱(7)和鋼管混凝土樁(8)間設置抗剪桁架(11),在相鄰兩個鋼管混凝土樁(8)之間設置受力協調桁架(14),封閉箱體的其它位置由固廢混凝土(16)或鋼筋-固廢混凝土密實填充;
所述封閉箱體由上鋼板(1)、下鋼板(2)和四個側鋼板(3)圍成,所述上鋼板(1)和側鋼板(3)上開設若干澆筑孔和透氣孔;
所述鋼管混凝土柱(7)和鋼管混凝土樁(8)分別穿過上鋼板(1)和下鋼板(2),在交接處焊接固定若干加強連接板(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連接板(15)厚度不低于所連接圓鋼管(6)厚度的一半,所述加強連接板(15)高度不低于所連接圓鋼管(6)半徑的一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混凝土柱(7)包括鋼筋籠(4)、混凝土(5)和圓鋼管(6),所述圓鋼管(6)內縱向插有鋼筋籠(4),并澆筑有混凝土(5),所述鋼管混凝土柱(7)與鋼管混凝土樁(8)的結構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混凝土樁(8)沿高度方向部分或全部采用鋼管混凝土。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桁架(11)由兩個豎向型鋼(9)和若干斜向型鋼(10)組成,兩個豎向型鋼(9)間設置若干斜向型鋼(10),
或者由若干豎向型鋼(9)和若干橫向型鋼(12)組成一個長方形框或者兩個正方形框,框架內設置若干斜向型鋼(1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協調桁架(14)包括兩個豎向型鋼(9)、兩個橫向型鋼(12)和若干斜向支撐型鋼(13),兩個豎向型鋼(9)和橫向型鋼(12)組成長方形框,框內設置若干斜向支撐型鋼(1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廢混凝土(16)為固廢取代率低于30%的再生混凝土、鎳渣混凝土或鋼渣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低于鋼管混凝土柱中混凝土(5)的強度等級。
8.一種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具有復合構造的鋼-固廢混凝土組合承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完成所有鋼管混凝土樁(8)的施工過程,按照各樁體的尺寸和位置在下鋼板(2)上開洞,按照樁體出土的高度和間距加工豎向型鋼(9)、橫向型鋼(12)和斜向支撐型鋼(13),并焊接成受力協調桁架(14),定位鋼管混凝土柱(7)的位置,按照柱體的尺寸和位置在上鋼板(1)上開洞,并在上鋼板(1)和側鋼板(3)上開設澆筑孔和透氣孔,按照柱體和樁體的高度和距離加工豎向型鋼(9)和斜向型鋼(10),并焊接成抗剪桁架(11),按照各圓鋼管(6)厚度和直徑加工若干加強連接板(15);
(2)接著將下鋼板(2)固定至正確位置,完成下鋼板(2)與鋼管混凝土樁(8)的焊接并在交接處設置加強連接板(15),定位和固定鋼管混凝土柱(7)的鋼筋籠(4)和圓鋼管(6),并完成抗剪桁架(11)的定位和安裝,其后完成受力協調桁架(14)的定位和安裝,此后完成側鋼板(3)的定位和安裝,承臺內若有鋼筋設計應固定鋼筋網或鋼筋籠位置;
(3)然后焊接上鋼板(1)和側鋼板(3),焊接上鋼板(1)和鋼管混凝土柱(7)并在交接處設置加強連接板(15);
(4)最后密實澆筑固廢混凝土(16)和混凝土(5),待養護至規定強度后繼續完成上部結構的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43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信高效聯合學習
- 下一篇:一種粉罐車壓力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