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接管的氣密性檢測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972679.0 | 申請日: | 2021-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86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新智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沈陽友和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54 | 代理人: | 楊群;郭悅 |
| 地址: | 110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管 氣密性 檢測 設備 | ||
本發明屬于管路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連接管的氣密性檢測設備,包括支撐板和設置在支撐板上的把持組件和兩組檢測組件,檢測組件的檢測電磁閥的出氣口與檢測三通的一個口通過氣管連接,檢測三通的第二個口與氣壓表連接,檢測外筒連接在檢測氣缸的氣缸推動桿上,檢測外筒上設有長條孔,檢測內筒上設接口,檢測彈簧、檢測內筒依次安裝在檢測外筒內部,檢測直接頭穿過檢測外筒上的長條孔,與檢測內筒上的接口連接,檢測內筒遠離檢測彈簧的一端設有長接管,長接管穿過檢測外筒的另一端,檢測三通的第三個口與檢測直接頭通過氣管連接。本發明實現了對連接管氣密性的自動檢測,提高了檢測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管路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連接管的氣密性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連接管在醫療領域廣泛使用,心內科、介入科、麻醉劑、ICU使用更加頻繁。連接管是在對患者進行藥、液或者造影劑注射時,連接導管或高壓注射器針筒等其他部件時使用。
一般的連接管由三部分組成:導管、外圓錐接頭和內圓錐接頭。連接管的現有裝配方法是由工人手工粘接,固化后檢查氣密性,目前使用的檢測方法:首先把外圓錐接頭堵上,再將內圓錐接頭與有氣壓表相同的氣管連接;加氣壓,靜止10S,看氣壓表數值是否穩定在預期值范圍;然后把內圓錐接頭堵上,再將外圓錐接頭與另一根有氣壓表相同的氣管連接;加氣壓,靜止10S,看氣壓表數值是否穩定在預期值范圍。操作繁瑣,存在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檢測數據不準的可能,工作效率相對不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管的氣密性檢測設備,實現氣密性的自動檢測。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連接管的氣密性檢測設備,包括支撐板和設置在支撐板上的把持組件和兩組檢測組件,每組檢測組件包括檢測電磁閥、檢測三通、氣壓表、檢測氣缸、檢測外筒、檢測內筒、檢測彈簧和檢測直接頭,檢測電磁閥的出氣口與檢測三通的一個口通過氣管連接,檢測三通的第二個口與氣壓表連接,檢測外筒連接在檢測氣缸的氣缸推動桿上,檢測外筒上設有長條孔,檢測內筒上設接口,檢測彈簧、檢測內筒依次安裝在檢測外筒內部,檢測直接頭穿過檢測外筒上的長條孔,與檢測內筒上的接口連接,檢測內筒遠離檢測彈簧的一端設有長接管,長接管穿過檢測外筒的另一端,檢測三通的第三個口與檢測直接頭通過氣管連接。
優選地,所述把持組件包括把持支架、把持氣缸、把持夾持氣缸和把持爪,把持氣缸設置在把持支架上,把持氣缸的氣缸推動桿連接兩個把持夾持氣缸,兩個把持夾持氣缸的氣缸推動桿分別連接一組把持爪;兩組把持爪分別位于兩個所述檢測內筒上的所述長接管的前上方。
進一步優選,所述氣密性檢測設備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撐板上的夾持機構和上推機構,所述夾持機構設置在兩組所述把持爪遠離兩組所述檢測組件一側的支撐板上,所述上推機構設置在支撐板的下方,與夾持機構上下對應;
夾持機構包括夾持塊Ⅰ、夾持塊Ⅱ、夾持柱和兩個夾持導柱,夾持塊Ⅰ固定在支撐板上,夾持柱上端固定在夾持塊Ⅱ中部,下端依次穿過夾持塊Ⅰ和支撐板,并且設有壓縮彈簧套接在夾持柱的一端,壓縮彈簧一端連接在支撐板下表面,另一端與夾持柱的下端固定連接,兩個夾持導柱上端分別固定在夾持塊Ⅱ的兩端,下端依次穿過夾持塊Ⅰ和支撐板。
進一步優選,在所述夾持塊Ⅰ上表面、所述夾持柱兩側,分別設有夾持下塊,在所述夾持塊Ⅱ下表面、夾持柱兩側,分別設有夾持上塊。
進一步優選,所述上推機構包括上推氣缸、上推板和上推支架,上推氣缸上端的氣缸推動桿與上推板連接,上推氣缸設置在上推支架上。
進一步優選,還包括檢測節氣閥,檢測節氣閥與所述檢測電磁閥的進氣口通過氣管連接。
進一步優選,在所述氣壓表上設有氣壓表連接接頭,氣壓表連接接頭與所述檢測三通通過氣管連接。
進一步優選,在所述檢測內筒的所述長接管上,設有氣口接管,在氣口接管上設置檢測硅膠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新智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未經沈陽新智源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97267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