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束回收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705200.7 | 申請日: | 2021-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412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凌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帝潤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18/14 | 分類號: | B02C18/14;B02C23/16;B29B17/02;B29B17/04;C22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回收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線束回收處理裝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頂部中央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一截止閥,所述第一截止閥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熱熔箱,所述熱熔箱的頂部中央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二截止閥,所述第二截止閥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收集罩,所述熱熔箱的頂部靠近第二截止閥的一側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導軌座。該線束回收處理裝置,通過轉動式的轉筒和切刀,可以將線束不斷翻動,進而便于將下落過程中的線束不斷切斷切碎,實現線束的高效粉碎,便于后續將線束上的不同材料進行分離,通過轉盤和錐形頭的相互配合,可以實現線束顆粒的熱熔撕扯,便于將線束中的金屬線纜和外保護層撕扯開。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線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線束回收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線束是由一組金屬線和電纜綁在一起,運載設備之間來往的信號和電源的連接,是汽車電路中連接各電器設備的接線部件,由絕緣護套、接線端子、導線及絕緣包扎材料等組成。
然而,現有的線束在回收時需要將線束中的不同材料進行收集,現有的線束在回收處理時大多需要將線束中的接頭拆下,并將線束進行剝線,由于一些線束直徑比較細,這樣就造成線束剝線時比較麻煩,難以便捷高效的將線束中的金屬線纜和外保護層進行分離和收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束回收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現有的線束在回收時需要將線束中的不同材料進行收集,現有的線束在回收處理時大多需要將線束中的接頭拆下,并將線束進行剝線,由于一些線束直徑比較細,這樣就造成線束剝線時比較麻煩,難以便捷高效的將線束中的金屬線纜和外保護層進行分離和收集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線束回收處理裝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頂部中央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一截止閥,所述第一截止閥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熱熔箱,所述熱熔箱的頂部中央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二截止閥,所述第二截止閥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收集罩,所述熱熔箱的頂部靠近第二截止閥的一側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導軌座,所述收集罩的內部中央位置處設置有轉筒,所述轉筒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導軌,所述轉筒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翻動板,且轉筒相鄰于導軌的一側外壁上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有筒蓋,所述轉筒相鄰于導軌的另一側外壁中央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的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切刀,所述轉筒的一側外壁上靠近收集罩的一側位置處開設有過濾孔,所述水箱的頂部靠近第一截止閥的一側位置處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二驅動電機與轉筒之間通過皮帶輪組傳動連接,所述熱熔箱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氣缸,所述氣缸的一端通過伸縮桿連接有移動座,所述移動座的內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步進電機,所述步進電機的一端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的內部嵌入有電加熱管,且轉盤上遠離移動座的一側外壁上焊接有錐形頭,所述水箱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水泵支架,所述水泵支架的頂部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抽水泵,所述水箱相鄰于水泵支架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過濾箱,所述過濾箱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單向閥,所述單向閥與抽水泵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管,所述水箱與過濾箱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管,所述過濾箱的底部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有第一箱門,所述水箱上遠離水泵支架的一側外壁上通過鉸鏈轉動連接有第二箱門,所述過濾箱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過濾網。
優選的,所述導軌座共設置有四個,且四個導軌座對稱設置在熱熔箱的頂部,所述導軌座的頂部開設有與導軌相匹配的凹槽。
優選的,所述轉筒與翻動板之間的夾角為60度。
優選的,所述移動座與熱熔箱之間通過滑塊和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氣缸共設置有兩個,且兩個氣缸對稱設置在熱熔箱的內壁上。
優選的,所述電加熱管的橫截面為S形結構,所述錐形頭為四棱錐體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帝潤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帝潤電子(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70520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