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門鎖的供電控制方法、智能門鎖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588685.6 | 申請日: | 2021-05-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35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楊紹華;陳華;李保福;李啟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優特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5B47/00 | 分類號: | E05B47/00;H02J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門鎖 供電 控制 方法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智能門鎖的供電控制方法、智能門鎖及存儲介質,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智能門鎖自身電池電量損耗過快的問題,從而延長了智能門鎖自身電池的使用時間。其中,智能門鎖的供電控制方法包括:智能門鎖控制自身基于第一供電模式進行供電,第一供電模式用于表征智能門鎖將自身配置的電池作為工作電源;若智能門鎖檢測到用戶基于第一預設方式進行解鎖,則將自身的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以執行解鎖過程,第一預設方式為配置有電池的第一設備與智能門鎖建立物理連接,第二供電模式用于表征智能門鎖將第一設備的電池作為工作電源。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智能門鎖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智能門鎖供電控制方法、智能門鎖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智能門鎖通常自身配置有電池,在日常使用過程中也是完全依賴于自身電池進行供電,若智能門鎖使用的較為頻繁,那么間隔較短的時間就需要更換電池,導致用戶體驗較差。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門鎖的供電控制方法、智能門鎖及存儲介質,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智能門鎖自身電池電量損耗過快的問題,從而延長智能門鎖自身電池的使用時間。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門鎖的供電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門鎖控制自身基于第一供電模式進行供電,所述第一供電模式用于表征所述智能門鎖將自身配置的電池作為工作電源;
若所述智能門鎖檢測到用戶基于第一預設方式進行解鎖,則將自身的供電模式由所述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以執行解鎖過程,所述第一預設方式為配置有電池的第一設備與所述智能門鎖建立物理連接,所述第二供電模式用于表征所述智能門鎖將所述第一設備的電池作為工作電源。
本申請實施例中,智能門鎖在初始狀態下將自身配置的電池作為工作電源進行供電,即處于第一供電模式;當智能門鎖檢測到用戶采用特定方式進行解鎖時,例如,基于第一預設方式進行解鎖,該第一預設方式為將配置有電池的第一設備與智能門鎖建立物理連接,此時智能門鎖可以控制自身的供電模式由第一供電模式切換為第二供電模式,即利用第一設備的電池為接下來的解鎖過程進行供電、該方法中,在特定的開鎖方式下利用外部設備的電池為智能門鎖的開鎖過程進行供電,從而可以減少智能門鎖自身電池在開鎖過程中的電量損耗,間接延長了智能門鎖自身電池的使用時間。
可選的,所述智能門鎖設置有通信接口,所述第一設備通過所述通信接口與所述智能門鎖連接。
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設備通過智能門鎖設置的通信接口與智能門鎖進行連接,由于通信接口可以包括多種類型,使得可以利用不同接口類型的第一設備對智能門鎖進行解鎖。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智能門鎖檢測到用戶基于第二預設方式進行解鎖,則保持所述第一供電模式對自身進行供電,所述第二預設方式為不具有電池的第二設備與所述智能門鎖建立物理連接,所述第二設備基于所述智能門鎖的電池進行供電。
本申請實施例中,智能門鎖還支持第二預設方式進行解鎖,即利用不具有電池的第二設備與智能門鎖建立物理連接來對智能門鎖進行解鎖,增加了智能門鎖所支持的開鎖方式,提升了用戶體驗。
可選的,所述方法還包括:
若所述智能門鎖檢測到用戶基于第三預設方式進行解鎖,則保持所述第一供電模式對自身進行供電,所述第三預設方式為配置有電池的第三設備與所述智能門鎖建立無線連接。
本申請實施例中,智能門鎖還支持第三預設方式進行解鎖,即利用具有電池的第三設備與智能門鎖建立無線連接來對智能門鎖進行解鎖,增加了智能門鎖所支持的開鎖方式,提升了用戶體驗。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智能門鎖,所述智能門鎖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優特物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優特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58868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